http://www.9998.TV/ 2020-01-02 阅读数:532
若用简单的供需原理去分析茅台,现实要显得相当“违和”,在逢节官方必加量,每年市场投放不断加码的背景下,终端市场依然难寻茅台酒真迹。
2019年12月27日,贵州茅台发布公告,将2020年茅台酒投放量定在3.45万吨左右,2019年全年投放量则在3.1万吨,同比增加11%。
若用常识分析,投放增加供需平衡点移动,可有效抑制终端价格,解决“茅台一瓶难求”的市场局面,但果真如此吗?
我们在对诸多数据进行抽丝剥茧整理和分析之后,认为茅台此举不仅对平抑终端市场价格意义不大,且将会暴露出茅台隐藏许久的秘密。
茅台酒一瓶难求的共谋者:茅台酒厂、经销商和炒家
茅台的商业模式极为简单,酒厂生产白酒,再通过经销商销售,为提高经营利润,茅台亦在各地进行自营渠道建设(目前占比极低),要分析了解茅台酒的“稀缺性”,我们先从经销体系入手。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内,新任董事长李保芳将相当大精力放在了整肃经销商队伍上,强调经销商要“守规矩”,并将部分经销商开除名单, 经销商在终端市场的“作乱”对现今的茅台酒局面有着极大的关联性。
截至到2019年中,茅台共有2530家经销商(2415家在国内),销售占比高达95%,由于各级经销商掌握着当地的大客户,也经销商可谓是茅台的重中之重。
在对经销商的管理中,茅台采取了“先款后货”模式,我们可以通过对预收账款这一指标的变动来直观感受经销商在茅台的地位变化情况,见下图
2019年,预收款项为112.5亿元,虽然李保芳整肃了经销商队伍,但仍然是十年内交高,有尾大不掉的风险。
在塑化剂爆发的2012年,市场情绪低迷,经销商提货意愿降低,彼时茅台通过降低一批价,并减免预付款的形式来刺激经销商动力,此后,预收款一路高歌猛进,各级经销商贡献90%以上的茅台酒销量。
这其中问题有相当多已经被暴露出来:
其二,在茅台酒高涨的市场情绪下,有经销商已经不再将主要精力放在通过零售获取差价这一原始商业模式之上,而是 选择与炒家合作,将茅台金融化,并以此获得高度的溢价能力。
2019年,中粮信托连续发布“飞天2号贵州茅台酒投资集合信托计划”和“飞天3号贵州茅台酒投资集合信托计划”募资金额共计2.8亿元,预期收益为9.8%-10%,在2017年的“飞天1号计划”中,预期收益仅为6.9%-7.1%。
所募资金用于投资有升值空间的实物贵州茅台酒,上述两只产品的管理报告显示,飞天2号信托计划合计持有44880瓶茅台酒;飞天3号信托计划合计持有45646瓶茅台酒,也即, 截至目前上述两只信托计划共囤了90526瓶茅台酒。
其中,拉萨歌德盈香贸易有限公司以53度500ml飞天茅台酒现货(按出厂价969元/瓶估值),认购信托计划的20%份额。
这其实是一种“加杠杆”的行为。
从此来看, 茅台酒暴涨之后,金融炒家以所谓的“金融创新”将茅台酒金融化,从中攫取利润,而从10%的年化收益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将茅台酒理财产品可谓是“暴利”了。
如此, 终端市场的售价就相当于茅台金融产品的“锚”了,当终端售价高歌猛进,理财产品收益自然居高不下,反之,理财产品将难保成本。
就此来看,茅台酒的终端价格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市场供需投放问题, 而是关于市场、金融以及茅台经销商管理等相关利益团体的,这极为复杂的事情。
那么,为何较之其他同类白酒企业,茅台会成为金融化的主要标的呢?
还是回到对经销商的管理问题上,塑化剂问题逐渐淡化之后,为快速拉高增长,彼时的茅台董事长选择了快速扶持经销商的做法。
在2015年,茅台开始扩充经销商规模,当年经销商金便增加了7000万,在2016年,国内经销商总量增加了131家,达到2331家。
此外,我们也注意单个经销商的金由2015年的26万增加到2016年的31万,且其后该数字一直增加,大型经销商的比例增加。
短时间内迅速扩大经销商规模,加之其中存在严重的腐败现象(已因腐败接受司法审判),对经销商管理失控,经销商与炒家开始结合,囤积茅台,捂货不售,再进行茅台金融化,使得当今终端市场一瓶难求。
李保芳接手茅台董事长后,虽然进行了大手笔的经销商压缩工程,并提出要做大直营规模,但迄今为止,效果尚在观望当中,以今年大肆宣传的对天猫、苏宁的招商为例,共计400吨的规模,占全年3.1万吨的1.3%。
显然,李保芳对销售体系选择了“渐进式改革”,短期内不可能根本性触碰经销商根本。
茅台加大投放,2020年能买到茅台酒吗?
茅台酒在2020年市场投放规模定在了3.45万吨,结合茅台酒的生产工艺,2020年所用基酒大致为2016年所产,当年茅台酒基酒共3.9万吨,也即,2020年投放的白酒为基酒总数的88%。
由于基酒部分要用在老酒勾兑并要剔除挥发、损耗等因素,在此之前,市场投放占基酒比重大致在80%左右,此次的88%可谓将基酒规模放到了非常大。
此前在塑化剂以及“反腐”等外部环境不甚明朗之时,茅台对基酒生产采取了保守措施,如2015年的5.1万吨基酒较之上年减少了0.8万吨。
2016年后,产能逐渐恢复到2014年水平,达到6万吨(其中茅台酒3.9万吨,系列酒2.1万吨),但恢复速度相对较慢,2017年4.3万吨的茅台基酒,较上年仅增加了10%。
这就意味着, 今后的2-3年内,贵州茅台业绩非常大承压将来自基酒的瓶颈,这也就说,此次将2020年的投放量定在3.45万吨颇有点透支未来的意思。
也即,茅台加大投放的头一出发点为保增长,并非平抑市价。
那么加大投放是否可以平抑市价呢?
经过分析和对比,我们认为决定茅台终端价格恢复常态主要因素为:
其一,茅台金融化热情的退却
在前文分析中,我们简单勾勒了以下逻辑圈:经销商和炒家疯狂囤积白酒,并将其打包为理财产品,将融资再行扫货茅台酒,以此推高终端价格,再反哺理财收益。
此循环之所以能够运转,取决于:
1.茅台现存的经销商体系所存在的漏洞,使茅台酒存在批量转至炒家中的可能性;
2.终端价格体系虽然居高不下,但还未崩盘,但这个风险已经相当之大了, 在宏观经济上行放缓之时,社会总财富的成长性必然会放低,对茅台酒的真实需求理论上也是要减少的,但只是因为金融化的存在,使得白酒与终端价值之间存在一定隔离,但这种价格是缺乏真实购买需求支撑,一旦无人接盘,价格体系是存在崩塌的可能性的。
由于前期猛涨,茅台酒尚存在相当普遍的隐性金融化现象,如有媒体报导已经出现用茅台酒进行借贷抵押,外部经济压力加大之后,这部分白酒会逐渐流入市场,会影响到上述信托茅台的收益“锚”,届时以上正循环将难以为继,必然会加快重担价格体系的坍塌。
其二,茅台对经销商体系的改革力度
李保芳担任茅台董事长之后,虽然大张旗鼓进行了扩大直营,砍掉不合规经销商等手段,但迄今为止,经销商仍然是茅台的基本大盘。
原因在于:1.经销商的先款后货模式,为茅台提供了充沛的现金流;2.茅台集团通过经销商体系稳定了市场份额,并在淡旺季之间做好控制,用经销商对危机形成一定缓冲。
概括来说,经销商与茅台也是利益共同体。
后期,茅台曾提出以电商来提高自营份额,虽然以腐败而失败,但我们深度看待该业务兴衰,则为:其与彼时茅台基本面大盘是相悖的,难以拿到茅台资源,失败乃是必然。
因此在李保芳时代,其对自营的重视已经从电商直卖转为向大零售商供货,如线下超市华润万家、大润发和物美,线上的天猫超市和苏宁,且以此提高售价。
如53度飞天茅台现今的一批价为956元/瓶,但给天猫的已经为1299元/瓶,涨幅颇大,茅台借此获得收益,提高利润率。
在现阶段,茅台成长性的大障碍一为产能,二为碍于舆论压力,一批价迟迟无法提高。
李保芳选择的此方针,也符合当今茅台的利益。
若再加大以上渠道份额,理论上茅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了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