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9998.tv/baijiuzs/ 2020-08-19 阅读数:466
在朱晓剑的茶文化随笔集《吃茶记:一半成都一半茶》中平淡描述了这样一段话:
以前,我住在成都城里的时候,楼下有一家茶铺,风格简陋,大概两三块钱一杯茶,一大早,就坐满了喝早茶的老人,那情景看上去格外温暖,让人想起旧时的茶馆。
这便是普通人的吃茶生活,生活中弥漫着哲学。
再比如老北京的特殊“酒吧”——“大酒缸”。
“大酒缸”是老北京的一种酒馆儿。当时流行的酒主要有烧酒、黄酒、露酒、江米白酒这么几种,“大酒缸”卖得多的是烧酒。
“大酒缸”大致上分为两种,一种能堂食,另一种不能堂食。之所以不能堂食,是因为门面窄小。店里几乎只能容纳一个柜台,柜台上搁一摞粗砂碗,一碗正好装二两酒。
这种“酒缸”大多没有酒菜,酒客们需要自己到门口的“酒菜柜子”去买芥末墩儿、口条儿之类的酒菜,然后再回来站在柜台前头喝。
经常有车老板儿从“酒缸”门口路过,人没到声先到:“掌柜的,来一‘个’!”到了“酒缸”门口,马车还在往前走,他自己跳下车来伸手接过砂碗一仰脖,一饮而尽,那只手递过酒钱,撂下碗转身便追车走了。
看着眼熟不眼熟?对,《大宅门》里的郑老屁就来过这一手,这便是底层劳动人民的吃酒生活。
当代作家冯骥才作品《酒婆》里面,也有这样的描写:
首善街有家低等的小酒馆,不插幌子,不挂字号,连座位也没有;柜台上不卖菜,单摆一缸酒。来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
这酒馆只卖一种叫“炮打灯”的酒。
这酒价钱贱,不讲余味,只讲冲劲,进嘴非得赶紧咽,不然烧烂了舌头。可一落进肚里,马上一股劲“腾”地蹿上来,直撞脑袋。好酒应是温厚绵长,绝不上头。但穷汉子们挣一天命,筋酸骨乏,心里憋闷,不就为了花钱不多,马上来劲,晕头涨脑地洒脱洒脱放纵放纵吗?
这些看似“不正经”的喝茶和喝酒,却都是在一本正经地生活。
坦然地接受平凡,坚定地拒绝平庸。我们都是普通人,都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中度日,也都在未知彷徨中向前。可有的人总是不甘平庸,努力把平凡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有时候,换一种态度对待生活,你也会收获不同的人生。愿我们都能告别平庸,让平凡的日子发出耀眼的光芒!
(作者系国家一级品酒师,自由酒评人,自由撰稿人,名陈年老酒收藏家,湖南省酒业协会常务理事,曾任中 国 酒业协会名酒收藏委员会/价格评估委员会/文化委员会委员。)(来源:华夏酒报 作者:刘鹏)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了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