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9998.TV/ 2008-06-14 阅读数:881
1998年至2008年,十年间,葡萄酒行业经历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也为进口葡萄酒提供了更多的展示机会,但令人深感遗憾的是,作为传统葡萄酒生产大省的河南,其葡萄酒产业在这十年间却步履沉重,至2007年的民权风波,河南葡萄酒跌入了空前的低谷。是迎头赶上,还是就此沉沦?河南葡萄酒已经到了紧要关头,惟有放眼,审视自身,认清差距,才有可能重现辉煌。
提升质量是行业趋势
十年来,葡萄酒市场异军突起,葡萄酒消费量不断攀升,这使得葡萄酒厂商趋之若鹜,纷纷瞄准市场。近年来,智利、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的原酒及2L以下的小包装酒大批进入市场。2007年,我国进口原酒14.74万千升,增长幅度达28.62%;其中,2L以下包装的葡萄酒进口4.23万千升,增长109.29%。随着香港对葡萄酒进口实行零关税,香港将有可能成为世界上较大的葡萄酒集散地,继而以贸易公司等渠道进入广州、澳门、珠海等沿海市场,这无疑给蓬勃发展中的葡萄酒产业增加了的市场压力。
面对新一轮,同时也是更为残酷的化竞争,国内葡萄酒企业并没有仓惶失措,而是拿起了质量这把利剑,应对进口葡萄酒对市场的渗透。
近年来,我国葡萄酒行业基地面积逐年提高,并且十分注重新品种的利用和引进。如张裕公司在东北建立了冰酒基地,在宁夏等地也在大力发展原料基地;在种植方面强调科学管理,早期的粗放式管理逐渐被替代,限产已成为提高葡萄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在发展基地的过程中嫁接苗已开始被大量使用。
葡萄酒产品生产逐渐驶入差异化时代,许多企业开始开发生产差异化产品,干红葡萄酒产品充斥整个市场的情况大有改观。近年来,白葡萄酒发展开始提速;2004年,我国前列家桃红葡萄酒企业——昌黎夏都葡萄酿酒有限公司成立,使我国桃红葡萄酒发展进入新阶段;冰酒的生产技术日益成熟;葡萄烈酒(高原魂、新天烈焰)、甜型酒、无醇葡萄酒等一些特殊工艺也逐渐出现。
从业人员的素质逐步提高,酿酒设备(文章来源:华夏酒报·酒业新闻网)、配套设施都日益先进,为国产葡萄酒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江南大学、农业大学等院校为行业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来自法国等葡萄酒发达国家的酿酒辅料开始在我国广泛使用,这都标志着国产葡萄酒发生了质的飞跃。
在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的基础上,葡萄酒企业对品牌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张裕完成了四大酒庄的布局;长城成为奥运赞助商,这都表明,国产葡萄酒的品牌效应将日益凸显。有了品牌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国内大中型葡萄酒企业的营销手段也趋于多样化,如张裕欲进行期酒销售,威龙继续延伸直销模式,品牌专卖店模式也在很多区域市场上受到厂家的重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品牌效应和营销手段的提升,都是建立在我国葡萄酒质量提升的前提下的。
葡萄酒行业的忧患
我国葡萄酒行业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问题有:葡萄生产与葡萄酒生产脱节。由于我国的土地机制,客观地造成了果农为了追求效益而过度追求产量,使新型种植技术难以得到推广落实,葡萄质量不够稳定,形成了葡萄生产和葡萄酒生产的脱节现象。
质量体系仍然不够完善。虽然2008年开始执行的葡萄酒国家标准(GB15037—2006)为国家强制性标准,但配套方面的标准欠缺,如年份酒、品种酒、产地酒概念模糊。
“傍”现象仍时有出现。目前,我国葡萄酒消费品牌集中度非常高,张裕、长城、王朝、威龙四大家族占到了葡萄酒销量的50%以上,这间接导致我国葡萄酒行业品牌较少,许多小型企业为了扩大销量,开始生产“傍”产品。在每年的糖酒会期间,“傍”集中出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目前我国葡萄酒生产仍以干型酒为主,赤霞珠依然是主要栽培品种。
品牌建设拘泥于形式。国产葡萄酒企业在品牌塑造过程中热衷的宣传点主要集中在品种、年份、产地、树龄等几个方面。事实上,这些概念对于我国许多葡萄酒企业而言并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有营销人士认为,的葡萄酒正处于学习或模仿阶段,过分拘泥于品牌建设的形式,也可以看成是对欧洲葡萄酒的一种抄袭。实际上,葡萄酒企业既不缺乏卖点,也不缺乏人才,所缺乏的是将葡萄酒融入文化的深层次思考。
审视河南亟需打造产区核心竞争力
将眼光拉回到河南葡萄酒产业身上,或许只能用“令人堪忧”四个字来形容。自2005年的西华葡萄酒曝光,到2007年的民权葡萄酒曝光,这两个在河南具有代表性的葡萄酒产区生产销售情况江河日下,经营状况雪上加霜。尤其是民权葡萄酒产业,更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据统计,2007年河南省葡萄酒产量1.34万千升,同期下降51.8%。
河南省具备做强做大葡萄酒产业的条件,原民权葡萄酒厂(现为民权九鼎葡萄酒有限公司)曾是葡萄酒企业之一,拥有国家名酒、国家优质、国家金奖等多项殊荣;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民权拥有葡萄原料基地数万亩。“想活九十九,常饮民权葡萄酒”的广告语琅琅上口、家喻户晓,民权曾为葡萄酒而骄傲,但岁月无情,市场无情,今天的河南葡萄酒已远远被人甩在了后面。
但令人欣慰的是,虽然河南葡萄酒处于内忧外患的压力之下,企业却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在积极探索,努力寻求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河南葡萄酒有必要紧跟行业脚步,从葡萄酒发展的整体趋势中寻找自己的方向。
强调质量,加强原料基地建设。葡萄酒素有“七分原料,三分工艺”之说,即葡萄酒的优劣非常倚重原料的好坏。河南葡萄酒产业如果一味从外地采购原酒进行分装,那质量方面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就永远握在别人手里,每次的原酒质量也难以一致,还何谈做出自己的特色?河南葡萄酒必须与市场甚至市场接轨,才可能重现辉煌。
避免内讧,培养产区的核心竞争力。葡萄酒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产品,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它必然具有产业集聚的效应。产业集聚是生产力实现空间布局上的优化,将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大量积聚和有效集中。产业集群是产业集聚的重要方式。
河南葡萄酒业已经历了太多的内耗与悲哀。如果企业之间仍然一味相互拆台,那也许还没到“狼来了”的那天,自己已经在不负责任的恶性竞争中消亡。所以,河南葡萄酒企业要走产业集群的道路,发挥企业之间的共性与互补性,打造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集聚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制度创新,较终形成黄河故道产区的核心竞争力。
重视人才的培养。可以说,技术这一环节在河南葡萄酒业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据2007年河南省葡萄酒鉴评会上的调查显示,很多省级评委、工程师的待遇水平都只有几百元,有时还不能按时发放,在全行业普遍重视技术、重视人才的大环境中,这样的现状只会使河南葡萄酒的人才流失,这必将给企业、行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走扎实营销之路。昔日的促销战、价格战已经把河南葡萄酒企业带进了一条死胡同,虽然某些手段可以收到短期效果,但不是长久之计,河南葡萄酒必须看清当前全行业扎实营销、创新营销的趋势,重视品牌建设,不应将全部希望寄托到某个策划公司、策划方案上,而是要扎实地建设精英团队,稳定营销队伍,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执行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河南葡萄酒的发展迄今已有50年的历史,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有过辉煌也有过坎坷,而现在必须直面现实,正视自己,树立危机意识,尽快形成产区的核心竞争力,为新一轮更严峻的市场考验做好准备。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了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