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9998.TV/ 2023-03-30 阅读数:460
近年来,中国啤酒的高端市场成为发力重点,其中,精酿啤酒作为舶来高端啤酒,与进入存量时代,增长率长期负数的啤酒市场不同,精酿啤酒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包括华润、青岛、燕京在内的众多老牌名厂纷纷加大赛道投入,而海伦斯、牛啤堂等新生精酿品牌也在不断凝聚声量。
数据显示,在啤酒产品高端化及健康化的趋势下,精酿啤酒消费量以惊人的幅度扩容,增长率居高不下,预计2025年,中国精酿啤酒消费量可达到25亿升,同比增长近30%。看似前景无限的精酿赛道,究竟是不是一个好赛道?
精酿风起,花开N朵,各表一枝
自2008年开始,进口啤酒的快速扩容促进了国内啤酒厂商高端化意识的觉醒,一方面,消费升级趋势下厂商需要通过产品结构升级提升盈利能力,而在中国本土市场上,国外精酿啤酒与普通啤酒的价差达到 3-4 倍,不仅盈利空间巨大,似乎也正指明了啤酒高端化的明确方向;另一方面,人均消费水平提升伴随消费观念转变,消费者对啤酒的品质要求提升,对高品质多样化产品的高需求倒逼生产企业加速产品升级,产品端上提高精酿啤酒占比似乎是一件明智的决定,并且国内精酿啤酒的消费群体主要是高薪白领、海归精英等,消费能力强,对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为厂商提供了较高的利润空间。
分类一:玩家精酿
精酿啤酒里的“玩家”,比如鹅岛,拳击猫,高大师,牛啤堂,粉象,迷失海岸等等数百个品牌,基于美国精酿啤酒文化向国内市场销售的品牌,其特色在于追求复杂的口感与精酿的纯粹性。其饮用文化中蕴含着酒文化与社交功能,能满足青年文化人群的需求。
精酿啤酒的消费场景通常环境较好、品质较高,通常以装修摩登时尚的瓶子店和精酿啤酒馆呈现,适合现代城市人群聚会,提供casual的美式社交文化,对于城市精英与年轻族群有非凡的吸引力。但同时,也因为表达个性、表达小众,大多时候囿于对精酿技艺的追求从而很难迅速破圈到大众市场中。
分类二:大众精酿
这一类精酿品牌大多由国内啤酒品牌研发生产,并通过传统渠道面向大众市场推出,推动传统啤酒消费升级,无论是小棕金、1664、马尔斯绿、super X、悠世、或者乌苏,其背后逻辑可视为区别于传统工业拉格产品线条推出的高端扩容产品,其口感上提供了丰富的差异性,而口味差异性带来提价的可能,帮助啤酒品牌营收第二增长曲线。
但同样的,传统渠道与精酿啤酒的适配性是否足够匹配,其后的营销政策制定是否还有更好的模式?是否还需要开辟更多元的消费场景,或者进驻更多元的消费环境?是否能在电商和VR虚拟场景中开辟新的增益渠道,从而覆盖消费群更多的生活场景,也是啤酒品牌的精酿产品下一步要思考的问题。
分类三:高端商务精酿
当前市场仅有雪花·醴、高大师·酿造贾湖、百威·大师臻藏、青岛·百年之旅、泰山·金酌、蓝带1844等品牌;产品打造上,更追求啤酒花的运用,追求德国风味的口感与浓郁风格,其市场运作层面,更强调其珍稀性、工艺特色、文化传承,对标商务人士的引用与送礼需求,通过纪念品的超高价格标杆打造高端商务形象。
精酿啤酒在中国的经营现状
精酿啤酒如此受到追捧,国内传统酒企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遇。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等酒企不约而同地相继开发精酿产品。不光是传统酒企,众多跨界企业也坐上了精酿的酒桌。前有叮咚买菜推出自有精酿啤酒品牌“1972农场”,后有俞敏洪推出无醇精酿啤酒品牌“新零啤酒”。瞄准年轻人市场的精酿啤酒“内卷”愈发严重,威力不可小觑。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数十亿元融资涌进精酿圈,且被选中的“幸运儿”大多是成立不久的新品牌。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拥有约4400家精酿啤酒相关企业。95.5%的相关企业成立时间在5年之内,成立于1~5年的占比超6成,成立于1年内的占比超3成。近五年,精酿啤酒企业新增注册的年平均增速达95%。
但这样的势头并不代表着好的结局。爱企查数据显示,从2016年开始,已经有超过1000家相关企业状态为注销、吊销、停业状态,且精酿啤酒行业倒下的品牌正在逐年上升,其中光是2021年就有506家精酿企业倒闭。
即使广受资本追捧,消费受众极广的海伦斯也正面临亏损的现实,这其中虽然有疫情影响,但确实反应了经营模式可能需要做出一定调整。
开放想像,让精酿成为好赛道
精酿啤酒的业内洗牌虽在加剧,越来越多的精酿企业陆续出局,但我们认为整合期的洗牌并不代表行业的滑坡与熄火。市场上仍然后很多的品牌陆续以更好的经营模式突出重围。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啤酒精酿化几乎是不可逆的趋势,这并不仅仅是因为行业发展的周期决定的,也是整体经济发展与消费理念进步共同决定的。品牌再采用粗放型广告轰炸的意义对于精酿啤酒来讲不大,而精酿玩家们过度强调美式文化、美式消费模型在中国本土的扎根也未必“外来和尚好念经”。
不妨用醉鹅娘将红酒品类做出规模与特色的角度来看待精酿啤酒。尊重本地市场、尊重本地消费者、用心构建品牌IP核心资产与私域运营不失为可参考的灵感。
而以熊猫精酿为代表的独立精酿厂商执行了另一条路径:从代工做起,完成订单起量,而逐渐发展起自产自销,先用核心单品撬动大众认知,再调试升级口味,用更大公约数的产品铺开到更多渠道,并结合渠道特点推出定制产品,讲好品牌故事,精酿之风终会吹进消费者的夏日凉夜。
无论如何,精酿的竞争正在加剧步入红海,但这也意味着,可能性很大。(文章来源:大家酒评)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了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