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

2018/8/8 17:32:27匿名 | 分类:保健酒行业 | 浏览492次
我来回答:

匿名

1个回答
  • 2018/8/8匿名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从古传至今的药酒有御酒堂,现在新兴的药酒有龟寿酒、     将置于75%酒精或白酒中浸泡而成。时用手蘸药酒(水)涂于体表而后做手法,具有舒经、温通发散之作用。     中国人对酒的研究与运用,可谓炉火炖青。自从有了酒,这杯中之物就被老祖们演绎出无数的精彩故事。“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这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酒”,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于是,就有了武松酒后伏虎的,鲁智深醉打山门的英雄气概,刘姥姥醉卧怡红院的千古笑谈。     酒与医素有不解缘,繁体“医”字从“酉”,酉者酒也。这大概是因为先祖们无意中食用了发酵后的瓜果汁,发现了它可以一些虚寒之类的疾病,从而让酒与原始医疗活动结下了缘。《黄帝内经》有“汤液醪醴论篇”,专门讨论用药之道。所谓“汤液”即今之汤煎剂,而“醪醴”者即药酒也。显然在战国时代对药酒的医疗作用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酒性温,味辛而苦甘,有温通血脉,宣散药力,温暖肠胃,祛散风寒,振奋阳气,疲劳等作用。适量饮酒,可以怡情助兴,但过饮则乱性,酗酒则耗损元气,甚至于殒命。医家之所以喜好用酒,是取其药势而达于脏腑、四肢百骸之性,故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     其实,酒是一种好的溶媒,许多用其他加工方法难以将其有效成分析出的,大多可借助于酒的这一特性而提取出来,并能充分发挥其防治疾病,的药效,这就是药酒历经数十年而不减其魅力的缘由所在。     药酒制作法,古人早有论述,如《素问》中有“上古作汤液醒”,“时至、服之万全”的论述,这是药酒治病的较早记载。东汉,张仲景的《金匾要略)中收载的红蓝花酒、麻黄醇酒汤所采取的煮服方法,则类似于现代的热浸法。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则较地论述了药酒的制法、服法,“凡合酒,皆薄切药,以绢袋盛药内酒中,密封头,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为度,去渣服酒,……大诸冬宜服酒、至立春宜停。”又如《本草纲目》记载烧酒的制作即用蒸馏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汽令上,用器承取露滴,凡酸之酒,皆可烧酒,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浓烈,盖酒露也。”此种操作方法即与现代基本相同。此外,还对冷浸法加药酿制及传统热浸法等制作药酒的方法及操作要法,均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根据历代的医药文献记载,古人的药酒与现代药酒具有不同的特点,一是古代药酒多以酿制酒的药酒为主,亦有冷浸法、热浸法;二是基质酒,多以黄酒为主,而黄酒性较白酒缓和。现代药酒,则多以白酒为溶媒,含酒精量一般在50%—60%,少数品种仍用黄酒制作,含酒精量在30%—50%,制作方法为浸提法,很少有用酿造的。     一般来说,现代药酒的制作多选用50—60度(%)的白酒。其依据是:因为酒精浓度太低不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而酒精浓度过高,有时反而使药材中的少量水分被吸收,使得药材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溶出。对于不善于饮酒的人来说或因病情需要,也可以采用低度白酒、黄酒、米酒或果酒等基质酒,但浸出时间要适当延长,或复出次数适当增加,以中有效成分的滔出。     制作药酒时,通常是将中药材浸泡在酒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此时即可过滤去渣后即可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