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9/19小婷
随着现在人们消费能力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对啤酒情有独钟。特别是现在正值炎热的夏季,啤酒冰凉可口的口感也征服了很多人的味蕾。啤酒本质上是一种人们生活中的日常商品,在描述它的时候当然有不同的选择:既可以阳春白雪,以诗词歌赋来称赞夸奖,“玉碗盛来琥珀光”;又可以下里巴人,以市井喧闹来嬉戏打闹。那么品酒师如何来品鉴啤酒?一起来看看吧
正如同碰到讲英语的人,拿德语去讲个半天都毫无意义,双方只是云里雾里,交流时一定要限定在共同的语言体系中。学习专业品酒的过程本身,就如同学习一个新语言的过程一样,需要积累词汇、语法、语态、语境,结合在一起才能方便大家有效的交流。当评价一杯啤酒时,就需要用啤酒的语言来描述,无外乎几个点:专业,,有代入感。
比如酿酒过程有一些专有名词,出糖(麦芽中的淀粉在一定温度下被酶水解为可发酵糖)、洗槽(出糖后的残渣用热水淋洗出糖分)、熬煮、投酒花、涡流回旋(沉淀去除额外物质)、干投(发酵快结束时投入酒花)、一发(发酵桶)、二发(瓶中发酵)等等。它们较大的作用在于能用较简短的语言帮助阅读者获悉信息,以防造成误解。
同样的道理也针对描述某个原料或化学成分时,太过笼统往往不够清晰,需要指明到底是什么类型、什么程度。比如麦香一词,就不如大麦香、小麦香、燕麦香等;而大麦香就不如大麦的焦香、糊香、甜香准确,为了更加清楚描述还可以加上类似咖啡、可可、太妃糖、烤面包、饼干等味道增加读者代入感;而这些还是不够,还需要描述清楚这个香味到底是什么程度,是中等还是明显还是单薄。
例如当你喝到一款帝国世涛时,写评价时有两种选择:
a. 浓郁的麦香扑面而来,味道很浓回味很久,较好饮用体验。
b. 浓郁的大麦焦香,明显的太妃糖、深色果脯味;中等的大麦糊香,有咖啡和可可的气息;带有燕麦温和的蛋白质甜香味,类似烤面包;层次感浓厚,总体被焦香主导,甜而不腻被糊香中和;收口甜香微苦,不涩、略微酒精温热感,易饮性高;
两组评价都像是描述同一款啤酒,但你单单看到“浓郁的麦香扑面而来”时不一定联想到这是款帝国世涛,也有可能是德式博克,而浓郁焦香、中等糊香、温和烤面包甜香的味道结构就非常明显是世涛啤酒;同理,味道很浓到底是舒服的浓还是不舒服的浓,而甜而不腻、焦香主导就是一种清楚的正面评价;较好饮用体验到底是不苦还是不甜还是不涩口不辣口并不清楚,而第二种收口甜香微苦,不涩、略微酒精温热感则让你看到时就仿佛感受到了啤酒过喉咙后的状态。当然,第二个答案更长,但长度不是必然的,更多的是能清楚描述且让人有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