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酒文化与中国酒文化的差异介绍

2018/11/1 14:12:42匿名 | 分类:红酒 | 浏览1244次
我来回答:

匿名

2个回答
  • 2018/11/1匿名

    现在不少朋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很多朋友会在家庭聚会当中准备红酒,其中,意大利葡萄酒更是香醇可口,带有浓郁的果香味,后续时间比较长,备受广大顾客朋友的欢迎。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众多的红酒品牌,意大利葡萄酒的历史比较悠久,所种植的葡萄品种丰富,而且种植面积非常广泛,更被称为葡萄酒之国,整个意大利毗邻地中海,也是葡萄酒贸易的商业中心之一。在整个意大利至波尔扎诺自治省地区,都有大面积的葡萄种植,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受到的光照时间比较充足,葡萄糖分比较高,因此,能够生产出比较优质的葡萄酒。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意大利葡萄种植的方法不断创新,采用垂直枝条固定法和双臂搭架法,在葡萄酒酿造方法上也是采用传统的橡木桶进行发酵,后来意大利葡萄酒的分级体系,更是让意大利迅速成为了世界第二大葡萄酒生产国。更有全国很多人口都参与到葡萄采收酿造工作。 对于意大利葡萄酒的历史发展情况,您了解清楚了吧?现在意大利所种植的葡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了黑珍珠、菲亚诺,还有萨格兰蒂诺(Sagrantino)和特洛迪歌(Teroldego)等。所酿造的红酒更是品质出众,也被出口到欧洲国家,而霞多丽和梅洛、赤霞珠占据一席之地。

  • 2018/11/1匿名

    以往是“旧世界”葡萄酒独领风骚,近年来“新世界”葡萄酒也不甘示弱。各国的葡萄酒各有特色,可谓是百花齐放。可在中国,人们向来较推崇欧洲的葡萄酒,且欧洲葡萄酒一直占据着中国市场的大份额。欧洲葡萄酒也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俨然成为了一种生活标志。 首先说说中国的酒文化 中国的酒文化有“青梅煮酒论英雄”,有“流觞曲水”。中国“古上饮酒,讲究饮人:或高雅之士,或知己故交,或玉人可儿讲究饮地:花下竹林,曲径荷亭。春饮宜庭,夏饮宜郊,秋饮宜舟,冬饮宜室,夜饮宜月讲究饮趣:清淡妙吟、传花度曲。” 但是现今的中国酒文化却是这样的 呈现的情景不是恋人对饮的雅致,更不是诗人豪饮的狂放,而是一种有时不分性别的吞咽比赛和其背后隐藏的变相要求。在某种意义上,“酒”在中国已经远超出了休闲娱乐的范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没有硝烟的角力或者说较量手段。 也可以这样说:喝葡萄酒的凯撒和青梅煮酒的曹刘,同样高大上。只是现在天朝的酒文化被畸形的酒桌文化拉低了整体格调。 谈谈欧洲的葡萄酒文化 就拿代表性的法国葡萄酒做例子。 法国人一开始推销葡萄酒的手段,我是服气的。他们总是塑造一种关于高雅和浪漫的法式生活,然后借此推销法国产品。提起法国,人们立马想到的产品就是香水和葡萄酒,对其赞美似乎早已根深蒂固。 看看法国人是怎么评价葡萄酒的: “欣赏一瓶葡萄酒,就像欣赏一件工艺品。” “打开一瓶葡萄酒,就像打开一本书。” 法国人在推销自己的葡萄酒时,给人的感觉不是在推销一种饮品,而是在推销一种高雅和浪漫的生活方式。 现今欧洲的葡萄酒文化之所以显得高大上,我把原因归纳为3点: 1、中世纪,葡萄酒仅能在教会酿造,只有很少的贵族才可以饮用,逐渐显得高大上。在古罗马时期,奴隶也可以饮用葡萄酒,很平常。古希腊时期的酒神节,饮酒时荒淫无度(当然从艺术角度看是一种人类抛弃枷锁回归原始状态的美) 2、另外,国内葡萄酒的消费习惯远没有欧洲普及,葡萄酒文化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讲还算新鲜。在很多欧洲国家,葡萄酒饮用和我们平时吃饭喝酒没什么区别 3、酒商提高葡萄酒的“身价”,所谓的高大上消费观念会存在。因为酒作为一种商品,被消费,其很重要的一种满足诉求就是帮助消费者完成身份的贴标签,这就是在特定价格区间和价值定位的酒类商品属于品。 可以看出,欧洲的葡萄酒文化其实也并没有那么的高大上。大部分原因是外界的种种因素影响着,让我们觉得其高大上而已,这是“假象”。而现在的国内酒文化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糟粕,很难与“高大上”挂钩,这却是“真相”。 所以相对于中国的酒文化,欧洲的葡萄酒文化显得高大上是“假象”,亦是“真相”。酒如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这句话假如进行“缩句”——酒是盛唐。可见在当年,“酒”代表的是大唐文化。如今,我们想重塑我们曾引以为傲的“酒文化”,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