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9/28匿名
对于葡萄酒酿造者来说,葡萄酒旅游业的重要性正变得愈发显著。比如在加州(California),该行业每年能贡献大约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2亿元)的收入;而在大洋彼岸的西班牙,葡萄酒之路(Wine Routes)也能使相关地区的财政收入增长整整15个百分点。
据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发布的一项报告来看,美国酒庄的葡萄酒销售额有60%都是通过直销模式完成的。其实不光是美国,如今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葡萄酒都被直销给顾客,甚至是远在海外的消费者群体。在2000年,葡萄酒在国内被消费的比例为78%,而今天这个数字已经降至60%。在一些地区,葡萄酒旅游业已然成为了当地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对于各酒庄来说,它不仅可以直接推动当场交易,并且从长远来看,发展葡萄酒旅游业对一个酒庄树立品牌形象,以及同顾客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都是十分有益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比短期的经济收入来得更为重要,因此,想要成功发展葡萄酒旅游,就需要了解成功的葡萄酒旅游模式是怎样的。下面,就为大家进行详解。
首先,从葡萄酒旅游的供应方——酒庄的角度来看,可以把葡萄酒旅游分为4个不同的类型,它们分别是:
“我家大门常打开”型
在这种模式下,酒庄通过举行品鉴会以及开放酒窖来接待参访者,因此有人也把这种模式称作“窖门”式葡萄酒旅游。
“寓教于乐”型
这种模式通过把教育性活动和娱乐性活动结合起来,让参访者能在普通的参观之外亲自参与到一些实践性活动中去,比如:混酿讲习会、采收工坊游览、葡萄园自然之旅以及烹饪课程等。
“迪士尼乐园”型
这种模式的葡萄酒旅游一般都开销不菲,其涉及的活动广泛,且同一般性的旅游相近,比如,在餐馆享受美食、下榻酒店和参观博物馆等。
节日型
这种葡萄酒旅游模式主打与葡萄酒相关的一次性活动,比如葡萄酒节庆活动以及采收狂欢节等等。
相反,从葡萄酒旅游的需求方——旅游者来说,也可以把他们分为几个不同的派别:
葡萄酒极客
这类游客希望通晓一切,他们参与葡萄酒旅游的目的就是想要了解葡萄酒。
美食型游客
他们主要为了美食和佳酿而来。
顺带游览型游客
这类游客的心理是——既然我们已经来到了某个产酒区,不妨就去参观参观酒庄吧。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并不是每一位葡萄酒游客的目的都是一样的,甚至同一位游客在不同旅途中的目的也可能不尽相同。那么问题来了,酒庄需要采取何种措施才能让其发起的葡萄酒旅游项目取得成功呢?
其实,答案并不,因为它不光需要取决于该项目的性质,也取决于其发生的地点。比如,纳帕谷(Napa Valley)对游客的吸引力就远远大于圣弗朗西斯科(San Francisco),南非的斯特兰德(Stellenbosch)于葡萄酒爱好者而言也远比法国的卡奥尔(Cahors)受欢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一种葡萄酒旅游模式是否能够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要属其是否具备“合作性”。葡萄酒旅游就像是社交媒体,人越多,越受欢迎,就是所谓的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同样,当一个地方有越多的酒庄、餐馆、博物馆、酒店、旅游局和葡萄酒商店等场所,并且它们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都乐于互相合作时,在这个地方发展葡萄酒旅游业获得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大。而如果其中的某一环执意于竞争而不是合作,事情的发展兴许就不那么容易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关键性因素也可以影响葡萄酒旅游的成败:与游客们进行分享,以及接待游客时所具备的热情和诚实。相反,那些物质性的东西,比如一座精致的酒窖,抑或是一次井井有条的品鉴会,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如果酒庄的人乐于与游客们分享自己同葡萄酒之间的故事,即便是在最简陋的酒窖中,也称得上是一次收获颇丰的葡萄酒旅游。
其实,要打造一次成功的葡萄酒旅游,其基本原则很简单:给予人们一次难以忘怀的经历,不光只是一次个人的经历,更是一段值得带回家纪念的回忆(说的更直白一点的话,也就是一瓶可以带回家的葡萄酒)。若是在旅途结束后,葡萄酒爱好者们在日常生活中依旧会想起某个酒庄及当中的葡萄酒,并且乐于同周围的人分享这段旅途时,那么可以说这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葡萄酒旅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