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瓶试饮——关键在酒瓶

2018/12/4 11:06:55匿名 | 分类:红酒 | 浏览258次
我来回答:

匿名

1个回答
  • 2018/12/4匿名

    事情是这样的,前阵子接到聚会的通知,附加条款是与会者必须自带一瓶酒,供全场人士进行盲品。这就是时下的民间品酒会——蒙瓶试饮。   在规定的时间里,赶往约定地址,一家位于复兴西路的小破馆。只见已有五六位经验老到的葡萄酒讲师坐在席间,而他们带来的酒一早被纳入黑色口袋中,神秘兮兮的惹人猜想。口袋上印着某专业葡萄酒赛事的LOGO,佯装高大上,然而就实质而言,不过是普通的束口抽绳布袋,只做成了统一尺寸,装扮得通身黑色,以免透出酒标上的文字。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此类活动,自知平时酒喝得太少,故对于盲品本身完全不抱希望。上一次,我带了一瓶使用两种不同的日本米酿造的浊酒,很多时候被认为是清酒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而这一次,拿的是巴登地区的麝香干白,主要考虑是,在盛夏夜晚喝着低醇、芬芳的葡萄酒,感觉会很舒服,倒是没有去深想如何增加解谜的难度、如何让对手陷入苦战这一层。   还没来得及酝酿“推理从现在开始”的紧张氛围,刚刚把麝香干白置入冰桶,下一秒,身后已有声音传来——“看到VDP的标记啦”。尴尬的场面于是出现了,因为瓶子太长的关系,即使套上口袋,瓶颈部分依然暴露在外,显现出金色雄鹰的图腾,亦即德国酒庄的标记。   “哎,如果不假思索参加盲品会,结果就会是这样啦。”我在心里哀叹。   在如假包换的盲品会中,为了不同出身的葡萄酒得到公正的评判,主办方通常会对所有酒款进行换瓶,然后提供蒙瓶试饮。由酒友们自发组织的盲品会,当然没有这么高的规格,所以某些使用“非正常”酒瓶包装的葡萄酒,自然而然被驱逐在外。   所谓“正常”,在葡萄酒的语境里指的是波尔多瓶和勃艮第瓶。两者一个采用平肩设计,一个采用削肩设计,细看呈深绿色,高度相近。比较大的区别在于,波尔多瓶在个别情况下会出现浅绿及全透明的版本,用来装白葡萄酒,但勃艮第瓶总是深绿色。   香槟瓶、波特瓶同样属于正统瓶型,传递出鲜明的地区特色。前者的造型受勃艮第瓶影响较大,其标准重量为900克,有着凹陷瓶底和厚实的瓶壁,这样的设计利于气泡酒的陈年及运输——确切地说,是为了给瓶内二氧碳化产生的压力(约为六个大气压)提供更为严密的保护。后者则略似波尔多瓶,不同之处在于瓶颈有一个球状凸起,用以阻隔沉积物,并且常常使用深色、不透光的玻璃制造,目的是给酒液带来理想的瓶中陈年环境。   隆河、茹拉、普罗旺斯、奇安蒂等地,亦拥有各自的代表瓶型,在此不一一赘述。其中辨识度的当属奇安蒂的Fiasco,本意为长颈瓶,但19 世纪中期开始,它的意思变成了“失败”或“灾祸”。有人推测后面这种说法的来源在于Fiasco玻璃吹制过程中常常产生的次品。Fiasco圆底大肚、憨态可掬,外面套了一个干草编织的篮筐,在斟酒时握起来格外方便,可惜的是,这种传统瓶型的使用范围越来越狭窄,销往海外的奇安蒂葡萄酒往往使用波尔多瓶包装。   最后说回德国。这个国家的葡萄酒立法和原产地命名系统,是世界葡萄酒版图中最复杂的,几乎可以用“极端”二字概括,而这个国家的酒瓶也成功做到了“内行人才能看懂”。譬如说,缅因河畔的弗兰肯地区出产的葡萄酒,全部使用Bocksbeutel盛装。它是一种短颈、扁平、大肚的酒瓶,容积与波尔多瓶、勃艮第瓶一致,仍为0.75升。在历史上,Bocksbeutel曾经有过圆环状的把手,现在只能在酒龄一百年以上的老酒中得以一见。在弗兰肯地区名望的酒庄,我曾经领教过采用玻璃雕刻工艺装点的Bocksbeutel酒瓶,艺术家的笔触玲珑浮凸,笔下人物与景物均栩栩如生,一帧画面一个故事,绝不重复,实在是美极了。   在德国,更常见的是一种名为Flute的笛形酒瓶,它高瘦、细长,造型与德国白葡萄酒纤细、优雅的风格非常吻合。这种酒瓶还有不同颜色的版本,比如说,摩泽尔地区的酒瓶全部为浅绿色,而莱茵高地区则为棕黄色,体态略瘦一点,懂酒的人看一下笛形瓶的颜色,即可知道酒款来自哪个地区。有时又遇到来自摩泽尔以外地区,却同样使用浅绿色的平底长颈玻璃瓶包装的葡萄酒,我们可以约略猜测酒款的风格或是酿酒者本人的偏好如何——通常情况下,这样的酒与摩泽尔的雷司令气质相近,都属于清新淡雅的葡萄酒。   所以说,如打算参加非正式的盲品会,还是带一支使用波尔多瓶包装的干红比较好。如此一来,正确答案可以来自任意产区,任意红葡萄品种,除黑比诺以外……德国和阿尔萨斯的葡萄酒真的可以省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