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行业终于迎来了消费升级这个重要的增长逻辑,2月份重庆啤酒宣布旗下乌苏啤酒涨价,老牌啤酒厂几乎全 面上调价格。
参考美国吨价1万日本吨价8000的标准,中国啤酒行业仅三四千元的价格,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是片大蓝海。
资本市场股价表现好的却不是啤酒,而是啤酒行业卖铲人,即向啤酒品牌提供酿造设备及包装仪器的乐惠国际。
从2018年开始,乐惠国际就开始自己卖啤酒,先是给盒马代工,后又推出了自己的品牌"鲜啤30公里"。
从卖铲子到自己亲自酿酒,说是将精酿啤酒带给更多的消费者,其实背后更现实的问题是:啤酒行业的销量见顶,啤酒厂纷纷关厂,卖设备的乐惠国际自然没啥前景。
卖不动的设备
2020年中国机械设备出口额1950亿美元,首次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 一。工业4.0时代,中国工业制造的前景是一片星辰大海。工业制造智能化转型是未来趋势,但是啤酒行业不同。
啤酒行业的的销量早已见顶,国内外厂家均处于产能过剩状态。自2013年起,中国啤酒产量达到5061万千升后正式见顶,之后逐年下滑到2021年下滑至3562万千升。
啤酒销量下滑的背后是人口老龄化加快,喝啤酒的消费者在减少,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家都要喝好酒,所以啤酒走量的时代早已结束。
乐惠国际也深知行业销量见顶的格局,考虑到欧美市场的产能饱和,公司将重要的发展战略放到了新兴市场。公司在尼日利亚、缅甸、巴西等设立了海外分公司,类似于市场下沉。
新兴市场的增量如何呢?从乐惠国际近八年的营收情况来看,公司营收一直随着行业滞涨,同时公司净利润常年维持在几千万元左右,几乎没任何想象空间。不仅如此,净利润微薄的背后,还伴随着大量的财务成本以及坏账风险。
2021年三季报披露,乐惠国际营业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12.31%;净利润6700万元,同比下降13.44%。
卖设备不比卖啤酒,啤酒行业是现金结账账面上现金流比较宽裕,而卖设备下游对接的是啤酒厂家(B端),需要押款。
截止三季报,公司7.3亿营收中有1.9亿元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天数65天左右,差不多就是两个多月结一次账。
大量的应收账款下,公司新开工项目需提前垫款,大大增加了现金流周转压力,因此公司每年需要一定的借款来维持经营。截止三季报,公司账面短期借款5.02亿元(上年同期为2.04亿元),每年需要支付1600万元左右的财务费用。
不仅财务成本高,公司的坏账率也很高,去年上半年坏账损失560.8万元,金额看似不大,但占净利润占比高达10%。
转型精酿啤酒
从销量到品质是啤酒行业可以预见的发展趋势,要在啤酒行业做出差异化的口味,就只能做精酿。
公司在2021年1月份创立了新品牌"鲜啤30公里",建立"酒厂越近越新鲜"的啤酒消费价值观,对应实施"百城百厂"的战略规划。
在啤酒领域,精酿啤酒价格贵,鲜啤的价格高于熟啤,这么一袋鲜啤的价格能买几瓶大绿棒子。
鲜啤的保质期通常不超过28天,青岛啤酒的鲜啤也就7天左右,因此要做鲜啤生意就要在全国各地建厂。
对于当下的乐惠国际来说,实施百城百厂的计划相对较难,因为这需要很大的资本投入。百城百厂真的实施下来,需要百亿的资本性支出。
公司目前账面上只有6.23亿元。
只要一个行业的增长空间足够大(故事够美好)预期增速够高,那么在对于资本市场来说钱从来都不是问题,而啤酒行业不同。
啤酒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当下不论是中低端还是高端超高端,市场份额几乎都集中在百威(外资)、青岛、重啤这几家手里,CR5市占率超过80%。
乐惠国际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ODM(代工)。
公司2021年初同盒马生鲜签订合作协议,为其提供鲜啤ODM服务,自3月份开始,公司由上海佘山工厂供应上海市场。
上半年啤酒收入多少呢?
318.91万元,毛利率26.77%。
酿着啤酒行业高端的口味,赚着啤酒行业微薄的利润。对于乐惠国际来说,没得选。
在CR5面前乐惠国际无论是品牌溢价还是资本实力,又或者是渠道,乐惠都没有任何竞争优势。
在渠道上,不仅乐惠没有优势,盒马也没任何优势。
啤酒的消费时节主要是夏天,高端及超高端的消费场景是酒吧夜店,中低端的消费场景是餐饮渠道(烧烤)。
而精酿算是啤酒中的抒情派,比如啤酒屋。
所以,精酿+鲜啤注定只是小而美,而就是这样的小众市场,头部的几个大厂也都在加码布局。
啤酒行业这个充分竞争的环境下,想要再走出新品牌非常艰难,也许乐惠就只是想讲一个美好的故事融资推升股价罢了。(来源:腾讯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