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茅台生肖酒前脚刚定下市场指导价2499元/瓶,后脚已然被炒出翻倍市场价。1月9日,从经销商处得知,虽然虎茅尚未到货,但许多消费者已经开始从经销商处预订虎茅,预售价超5000元/瓶,与指导价相比近乎翻了一番。
虎年茅台生肖酒前脚刚定下市场指导价2499元/瓶,后脚已然被炒出翻倍市场价。1月9日,记者从经销商处得知,虽然虎茅尚未到货,但许多消费者已经开始从经销商处预订虎茅,预售价超5000元/瓶,与指导价相比近乎翻了一番。
北京酒类流通行业协会程万松指出,茅台生肖酒未上市价格就已经超预期,在近几年已是常态。但在春节过后,年中或年底的时候,价格会有所回落。而茅台生肖酒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则是消费者想要购买具有稀缺属性的茅台酒。
预售价飞涨
随着农历新年的步步迈进,贵州茅台也按惯例推出了专属壬寅年的虎年茅台生肖酒。前脚贵州茅台刚刚公布53%vol 500ml 贵州茅台酒(壬寅虎年)的市场指导价为2499元/瓶,后脚该款产品的市场价就已经被炒得翻了一番。
1月9日,记者从经销商处得知,虎年茅台生肖酒还没有现货,但是消费者可以提前预订。目前的预售价格已经超过5000元/瓶,另外,预订的前提是先付款。
北京地区贵州茅台大商李先生(化名)对记者表示,对于茅台生肖酒而言,预售是常见现象。一方面是许多消费者想要一时间拿到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茅台生肖酒价格并不稳定,预售价格是预估的市场价格。对于消费者而言,终市场价格与预售价相比可能会高也可能会低,这其中会有一定的价格差。“实际上,对于生肖酒而言,存在终端价格在市场价格之上浮动得多与少的问题,而不存在价跌的问题。”李先生进一步解读道。
尚未到货,价格就飞涨,这与生肖酒的限量脱不了干系。记者就此采访贵州茅台相关人士,对方指出,“每年推出的茅台生肖酒都是限量生产的,到下一个生肖年份后,上一年份的生肖酒就会停止生产。即便每年生肖酒的数量并不一致,但总体还是限量生产的”。
收藏价值加持
作为白酒龙头企业,贵州茅台旗下茅台酒产品涨价屡见不鲜。但是,在发布一周内价格翻一番的情况却并不多见。除了限量生产,拥有深刻文化内涵的茅台生肖酒还有着独特的收藏属性。据了解,自2014年以来,贵州茅台已经发布了八款茅台生肖纪念酒——马、羊、猴、鸡、狗、猪、鼠、牛,虎年茅台生肖酒则是第九款生肖纪念酒产品。
有业内人士指出,茅台生肖酒是贵州茅台首次以“连载”形式推出的纪念酒,不仅开创了白酒收藏新局面,而且茅台生肖酒集艺术文化价值和稀缺价值于一体,给茅台生肖酒的收藏属性打下坚实的基础。记者了解到,在收藏圈有不少消费者都有着集齐全套生肖酒的目标。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今日,一款生肖酒——马年茅台生肖酒原箱售价20000元/瓶,散瓶售价19000元/瓶;羊年茅台生肖酒原箱售价31000元/瓶,散瓶售价29000元/瓶。此外,剩下几款茅台生肖酒价格在4000-6000元/瓶区间不等。值得一提的是,马年茅台生肖酒与羊年茅台生肖酒的发售价均是849元/瓶。
与高价相对应的是生肖茅台酒稀有的产量。据酒业资讯统计数据,马年茅台生肖酒发行总量在约350吨、羊年茅台生肖酒发行总量约250吨。而自2016年开始,生肖酒发行总量有所上升。猴年茅台生肖酒、鸡年茅台生肖酒、狗年茅台生肖酒、猪年茅台生肖酒的发行总量分别约650吨、800吨、1500吨、1500吨。
程万松指出,茅台生肖酒在没有上市之前,价格就已经超预期在近几年已成为常态。但是,春节过后,产品价格会有所回落。而茅台生肖酒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供给稀缺,而消费者都想买一点具有稀缺性的酒,尤其是茅台酒。这样的风潮是导致虎年茅台生肖酒没上市之前价格就高涨的原因。
迎涨价潮
实际上,除了尚未到货的虎年茅台生肖酒的终端市场价格在涨,贵州茅台也有部分产品实行了涨价的举措。
2022年1月1日,记者从贵州茅台相关人士处确认,新款珍品茅台酒与陈年贵州茅台酒15两款产品上调指导价,新款珍品茅台酒零售指导价由4499元上调到4599元,陈年贵州茅台酒15零售指导价由4999元上调到5999元。此外,有媒体报道,出口53度飞天茅台酒出厂价也涨至150美元/瓶,涨价后出口53度飞天茅台酒的价格与国内一致。
不仅贵州茅台一家酒企有提价行为,2021年底至2022年初,贵州珍酒、金沙酒业、古越龙山、沱牌舍得等多家酒企都发布了不同产品的上调价格通知。一时间,白酒行业迎来涨价潮。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指出,对于白酒行业来说,非头部品牌涨价是受到原材料等成本上涨的因素,但对于营业利润率很高的头部企业来说,成本涨价就不是主导性因素,作为地方国企龙头,地方经济形势严峻或许是要求这些头部企业保持高收益高分红、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的核心因素。
程万松则进一步表示,如今白酒行业面临着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方面是酒市场在比价格,而另一方面则是低端酒市场有越来越多的酒企布局。酒拥有着面子消费以及社交功能的属性,价格越高的酒在社交的时候功能性就越强。不过,在涨价潮当中,终只会有少数的一两个品牌实际成交价格会高于建议零售价。(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