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十四五”规划相继出炉,重要的产酒省份或地方政府都针对白酒相关产业进行了发展规划。其中,不仅提到了对重点企业的扶助,更强调了“产业基地核心区”“产业集群区域”等产区概念。
近日,各地“十四五”规划相继出炉,重要的产酒省份或地方政府都针对白酒相关产业进行了发展规划。其中,不仅提到了对重点企业的扶助,更强调了“产业基地核心区”“产业集群区域”等产区概念。
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白酒产区的发展力度空前。
“十四五”期间,产区的赛道上将呈现出怎样的景象?是寡头独大,还是双雄比肩,又或三足鼎立,甚或群雄混战?这个赛道上主导胜负的力量来自政府还是来自领军企业?这或许需要从各产区的发展中寻找端倪。
谁是产区赛道上的主导力量?
尽管白酒生产对于产地环境有很高的依赖性,但白酒产区的概念是近几年才兴起的。
2017年,中国酒业协会在其举办的世界名酒价值论坛上发布了“世界十大烈酒产区”,宿迁、亳州、遵义、宜宾、泸州、吕梁等产区入选,这标志着白酒产区概念的正式亮相。
2018年以来,贵州、四川、山西等开始着力打造白酒产区。
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其中白酒列为限制类,但优势产区除外。如何确定白酒优势产区将对白酒产业的未来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为此,中国酒业协会制定发布了《中 国白酒优势产区界定与考评标准》,为白酒优势产区建设提供规范指引。
2019年6月14日,“中国酒业协会白酒优势产区评价标准分析座谈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全国20多个地区的政府、40多家企业及地方酿酒协会近8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的一段发言被广泛引用:我们正处于不缺酒但缺好酒的时代,对于未来的白酒,品质酿造是导向,产区表达、酒庄表达和标准表达是三个重要的表达方式,产区的建设应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以优质白酒生产为导向,一、二、三产高度融合联动的发展模式。
至此,白酒产区终于迎来了空前的繁荣发展,贵州酱香产区、四川浓香产区、山西清香产区等产区形象日渐明确,随之而来的是与形象匹配的市场和经济效益。
仁怀市政府网站消息,2020年,仁怀白酒行业规模企业运行产值完成983.87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茅台集团完成产值912.14亿元,同比增长4.8%;其他2000万元以上的白酒产值完成71.73亿元,同比增长11.3%。“仁怀酱香酒”品牌价值达721.9亿元,位列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榜首。
四川经济网数据显示,2020年宜宾市白酒产业51户规上企业完成产量68.1万千升,增长3.1%;实现营业收入1430.8亿元,增长10.5%;利润总额313.1亿元,增长10.9%。其产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三大指标分别占四川省的18.5%、50.2%、59.2%;占全国同行业的9.2%、24.5%、19.7%。
白酒产业在获得发展之后很好地反哺了当地的财政,这也让地方政府对白酒产区的发展规划尤为重视。
以贵州仁怀为例,预计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1055亿元,其中,仁怀白酒行业规模企业运行产值为983.87亿元。
当然,还有更为直接的方式。2020年12月,根据贵州省国资委要求,茅台集团通过无偿划转的方式,将持有的贵州茅台5024万股(占总股本4%)转让给贵州国有资本公司。今年,贵州国有资本公司合计减持4086万股,减持金额约700亿元。
可以预见的是,在经济效益的刺激下,地方政府积极入场支持,将给白酒产区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能量。随着产区的深入发展,未来产区品牌张力的形成将打破“大品牌、小产区”的格局,推动白酒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产区品牌发展新时代。
“十四五”,谁更强?谁更大?
酒水行业分析师蔡学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无论是酒城还是酒都概念,都需要相应的品类领导企业才能实现全国性推广,并且整个地区要有一定的产业链规模价值。产区的质量与发展前景取决于当地的领导酒企,以及本地政府对于区域内资源的整合效率。从这个态势来看,贵州产区、四川产区会是一批成熟型产区。”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贵州将进一步做强做优白酒产业,稳步扩大酱香型白酒产能,加强酿酒原料基地建设,白酒酿造优质原料供给,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培育壮大白酒企业梯队,打造贵州酱香型白酒品牌,构建“品牌强大、品质优良、品种优化、集群发展”的贵州白酒产业发展体系。到2025年,贵州白酒产量计划达到60万千升,白酒产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
在品类领导企业的打造上,目标纲要也提出,贵州将做大做强茅台集团,力争把茅台集团打造成为省内首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万亿级世界企业。以“百亿产值、千亿市值”为目标,培植提升习酒等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骨干企业,加快推动企业上市,培育一批国家、区域级知名企业。
正如3月4日,着名白酒专家季克良在媒体的发言:“今天,是一个酱香酒发展较快的大时代,是茅台酒和酱香酒共同发展的时代。酱香酒发展到今天,要想走得长远,也需要走产区化路线。”
借着酱香热的时代风潮,拥有大酱酒企业的贵州产区在贵州政府的鼎力支持下,或将成为“十四五”期间核心竞争力强的白酒产区。
相较于贵州聚焦核心的规划,四川产区的“十四五”规划在体量规模和产业链的完整上更胜一筹。
为了打造全国白酒全产业链示范区,构筑世界优质白酒产业集群新优势,2月24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了《推动四川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提出推动川酒产业集聚发展等十二项重量级举措。
分析意见稿可知,四川白酒产区具备浓酱两种香型的优势,拥有长江上游优质浓香白酒核心区和赤水河流域酱香酒谷,正在打造泸州、宜宾两个世界优质白酒产业集群。从企业的带动作用来看,四川产区不仅拥有六朵金花这样的头部企业,还拥有十朵小金花等腰部品牌企业,以及强大的原酒生产企业。另外,四川产区还有从原粮生产到市场末端的完备产业链。“十四五”期间,四川仍将是我国规模大的白酒产区。
当然,其他白酒产区也在探索中前行
紧抓山西发展“十大产业集群”中打造酿品集群的有利契机,吕梁市发布的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打造“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和酒文化旅游胜地”,并制定了“争取五年内实现白酒产能50万吨、产量50万千升、销售收入500亿元”的目标。
围绕建设全国大的清香型白酒产业核心区,吕梁将继续支持汾酒集团抢占高中端白酒市场,培育壮大“十朵小金花”白酒企业。吕梁要实施杏花村文旅小镇等7个酒文旅项目,再现“牧童遥指杏花村”的美景,立足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提供深度体验。
江苏省宿迁市也提出要加快建设有实力的“酒都核心区”。对标“酒都核心区”建设目标,宿迁市洋河新区坚持“高端化、品牌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战略,依托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酒”特色优势,打造了颇具影响的洋河品牌。
在白酒产业加速发展的同时,洋河新区还充分发挥“酒旅”高度融合的产业优势,围绕“酒、游、农”的深度融合,以现代农业为突破,推动一产转型;以白酒产业为主导,推动二产集聚;以全域旅游为统揽,促进三产融合。
“产区内的酒企由于具备品类的一致性,更容易抱团发展,未来竞争优势也更大一些。”蔡学飞向《华夏酒报》记者表示,产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酿酒环境的不可复制性、相应的工艺技术带来的附加值,以及产区代表品类性,这对于规范本地企业经营、提升产品标准、品牌雁群效应带动整个区域发展都有积极意义。白酒未来要实现品牌化与品质化,必然要依托产区来实现附加价值和全国性的品类推广。(来源:华夏酒报 编辑:李剑 记者 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