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我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做出的庄严承诺,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认同,也引发了新一轮关于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等话题的热烈讨论。
“用可循环、可恢复的产业模式来取代不断制造浪费的经济模式。消费是结果,同时,也是循环的开始。”中 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嘉士伯基金会主 席弗莱明?贝森巴赫教授在丹麦驻华大使馆近日主办的“中 国-丹麦循环经济合作:十四五规划下的绿色发展和碳中和之路”圆桌会议上,介绍了他对低碳发展路径的思考,并分享了嘉士伯的实践。
作为领衔的啤酒公司,嘉士伯正在持续推进“共同迈向零目标”可持续发展计划,其中,在“零碳足迹”目标,嘉士伯所有酒厂都将在2030年前实现零碳排放。
“4R原则”的嘉士伯实践
“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化世界,面临着气候、水资源短缺、能源、粮食、健康等诸多重大挑战。只有尽极大努力实现联 合 国的十七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人类才能创建一个更加可持续的世界。”弗莱明在发言中说。
在循环经济领域,有一个4R原则,其中,3R是公认的,即减少消耗(Reduce)、重复使用(Reuse)、循环利用(Recycle)。对另一个R,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提法,弗莱明给出的答案是重新思考(Rethink):“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应重新思考我们的设计、生产、工作和消费方式,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商业机会。这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
弗莱明介绍,作为一家啤酒公司,嘉士伯集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通过引入Snap Pack包装,嘉士伯用可降解胶水代替包装中的塑料压缩膜,从根本上重新设计了包装,从而减少了76%的塑料使用量。
啤酒回瓶 老办法有大智慧
按照重新思考原则,对于如何完善循环经济的顶层设计,弗莱明教授提出了7项法则,包括:设计考虑循环性、材料使用健康化、安装可拆可再用、全链条跨界合作、循环产品多元化、标准框架完善化、消费端信息透明化。
尽管强调重新思考的重要意义,弗莱明也认为:“在新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从资源和环境的角度来看,一些老办法反而是更好选择。”
同样以啤酒行业作为例子。“啤酒回瓶,即回收啤酒瓶并重复使用, 从生命周期来看,对环境的影响更小。”弗莱明说,在嘉士伯集团,和其他包装类型相比,玻璃瓶有更高的回收率,在亚洲,包装物的60%是回收瓶。啤酒企业实施回瓶,不仅减少了资源损耗,也减少了玻璃垃圾,大大降低了由社会和政府承担的垃圾处理成本。
可持续发展:共同迈向零目标
既是站在人类科技探索前沿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家业务遍及的跨国公司主 席,弗莱明教授把对于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刻见解,注入了嘉士伯集团“共同迈向零目标”可持续发展计划之中。
嘉士伯集团在2017年发布的“共同迈向零目标”可持续发展计划,包括“零碳足迹”、“零水资源浪费”、“零非理性饮酒”和“零事故文化”等四个目标,分别设定了2022年和2030年的可衡量指标。其中,‘零碳足迹’目标是在2022年前实现100 %使用可再生电力,并在2030年前实现所有酒厂零碳排放。
在嘉士伯集团,我国也是优等生。2020年,嘉士伯中 国的所有酒厂都实现了100 %使用可再生电力,提前两年完成任务。每年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超过9万吨,相当于植树3500亩,或6.5万辆小轿车停开一年。
“零水资源浪费”方面,嘉士伯在我国通过推动水循环使用、加大节水技改力度等举措,过去5年已减少26.9%水耗。尤其是位于重庆的大竹林酒厂,在2020年实现每酿造100升啤酒仅消耗2.19百升的水量,在我国啤酒行业内处于领衔地位,在2021年还将加大投入,探索水耗降低至2.0HL/HL以下,向2030年水耗量减半的目标迈进。(来源: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