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9998.TV/baijiuzs/ 2023-08-14 阅读数:231
“(四川)中小酒厂减产已是普遍现象。”
“我们酒厂的应对方式就是减产,以销定量。”
近期,酒业家对四川泸州、宜宾、邛崃等产区进行了调研发现,随着“头部酒企扩产能,中小酒厂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凸显,作为长期以来的原酒供应大省,产能过剩问题正困扰着四川中小酒厂,如何寻找“出路”也成为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应对产能过剩
部分四川中小酒厂陷减产、停产
根据统计局数据,今年1-6月,四川省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78.9万千升,同比下降20.5%,其中6月产量15.3万千升,同比下降5.6%。
但与此同时,包括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等六朵金花在内的四川白酒头部企业仍在持续扩产,如2022年,五粮液投资约48.6亿元投建扩产项目《10万吨生态酿酒项目(二期)》;泸州老窖拟投资47.83亿元实施技改项目,建成后产能规模为年产基酒8万吨;舍得酒业总投资70.54亿元增产扩能,项目建成后,舍得酒业预计将新增年产原酒约6万吨;水井坊加码40.48亿建设“水井坊邛崃全产业链基地项目第二期”……而这背后,则是四川中小酒厂减产、停产、收缩的另一面。
邛崃产区一中型酒厂负责人康总就向酒业家表示,为应对产能过剩,其酒厂将每年上万吨的产能减少到每年几千吨。“我们的应对方式就是减产,以销定量。”
事实上,上述酒厂的遭遇并非孤例,已是四川很多产区的中小酒厂当前面临的普遍现象,多位四川产区人士向酒业家证实了这一情况。
成都产区一酒企负责人告诉酒业家,其最近也关注到减产、停产的现象。据他观察,拥有老窖池、高品质原酒的酒厂目前还较为稳定,但没有品牌力、品质力的部分中小酒厂则受产能趋势影响较大。
四川天高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志超今年以来走访了泸州、宜宾、邛崃产区的部分中小酒厂,他向酒业家表示:“很多酒厂都已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而从酒业家调研来看,邛崃、大邑等产区的中小酒厂因缺少名优酒企的带动,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比泸州、宜宾产区更为严峻。
上述邛崃产区酒厂的康总就表示,自疫情以来,邛崃产区就陆续有中小酒厂停产或减产,由于终端动销疲软,渠道库存压力大,这些企业直到目前也没有恢复疫情前的生产节奏。
邛崃另一酒厂负责人告诉酒业家:“四川那么多的酒厂,倒个几百家也很正常,如果你的生产工艺、市场渠道等等各方面达不到适者生存的条件,那就要被淘汰。以邛崃为例,原本1000多家大大小小的酒厂作坊,现在只剩100多家了。”
一位泸州酒企人员向酒业家分析道:“按照今年的市场趋势,大众价格带的产品销量显示出复苏和向好的趋势,但是中高端以上产品有些乏力,相对应的原酒需求也会受到影响。”
“中小酒厂减产已是普遍现象。”川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总工程师杨官荣告诉酒业家。
杨官荣同时指出,对于川酒而言,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中小酒厂都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在酒企众多的川酒产区,中小企业因酿酒条件、品牌、品质的差距,发展现状也正在形成分化。“高品质酒的产能永远不会过剩,主要是低品质的原酒产能过剩。”
原酒需求下降,缺乏品牌力支撑····
产能过剩背后是转型困境
从调研来看,停产、减产的酒厂大多数为拥有一定产能的基酒供应企业,且普遍面临基酒库存居高不下、利润逐年下滑的困境。酒业家梳理发现,造成四川中小酒厂产能过剩的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全国范围内对四川原酒需求的下降。“这两年有一些四川原酒企业,希望通过我联系山东的酒企,想采购他们的原酒。很多年前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地的确比较依赖四川原酒,但现在情况变了,随着行业进一步整合,有实力的酒企都有了自己的原酒生产基地,并不断扩产。中小酒企也面临转型和生存瓶颈。这种情况下,各地对四川原酒的需求量一直在减少。”一位山东酒商告诉酒业家。
其次,随着行业进一步向头部集中,四川中小酒厂也正经历大浪淘沙。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四川酒类生产企业1169户,白酒小作坊1.2万余户,但同时,四川白酒规上企业数量、市场销售份额、名优品牌规模均居全国第 一。面对这样庞大的“底盘”,马太效应加剧的行业环境下,被淘汰的酒厂也越来越多。
第三,品牌力不足仍是制约四川中小酒厂发展的核心问题。当前,四川原酒虽得到了行业认可,却仍然缺少代表性品牌,导致企业发展受市场波动影响巨大,抗风险性弱,成长不具可持续性。因此,当行业调整周期到来时,这些中小酒厂便感受到了压力。“四川二三线酒厂面临的困境其核心原因就是这一部分企业自有品牌基础薄弱,打造乏力,产品的附加值低也影响了酒厂的竞争力和发展的原生动力。”韩志超表示。
杨官荣也提到,目前四川中小酒厂在资金、人才、技术力量上比较薄弱,“想抓质量又没有品牌,卖不出好价位,所以也没有实力对这些进行充分投入,就算投入,短时间之内也无法见 效,就索性不投入生产一些低附加值的(酒)。”
中小酒厂如何自救?
不追求产量,尽可能不融资”
面对需求下降、行业分化、品牌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四川中小酒厂如何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提高白酒质量,几乎是在酒业家调研过程中所有业内人士都提到的首要解决路径。
近几年,白酒消费呈现量减价升的趋势。作为头部白酒品牌,泸州老窖近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白酒产能过剩,实际是指低质产能过剩,而有品牌有品质的纯粮固态酒产能仍然有更多市场需求。
在调研过程中,上述成都产区酒企负责人告诉酒业家,“川酒是浓香的主要产区,很多拥有老窖池的原酒生产企业供应十分稳定,受到产能趋势的影响较小。一般高品质的原酒会被大厂采购,而大厂的销量与市场也比较稳定,所以对于这类原酒企业而言目前影响不大。”
康总则提到,“现在市面上缺的是好酒,不缺普通酒。所以我们酒厂能做的就是降低产量,把发酵周期拉长,尽量把质量做高。”
杨官荣表示,中国白酒市场的必然趋势是“量减价升”,因此,为了顺应发展的大方向,许多中小酒厂都拉长了白酒的发酵周期,以期提高白酒质量,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原先可能发酵60天的,现在发酵90天、甚至180天,这就必然会导致酒厂减产,但这才是正确的道路。”
此外,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首任理事长、首席顾问王少雄也曾公开表示,川酒原酒企业的破局思路之一在于:“要集中力量建设优质产能,生产出一批更具价格优势的好酒,巩固四川原酒的市场地位;根据自身产能和储能的情况,借助数字化、智能化工具,下沉营销渠道,创新建立原酒零售模式,探索实现‘原酒品牌化’,提高四川原酒的议价能力和竞争力。”
品牌化转型,也是四川中小酒厂绕不开的课题。
传才战略智库首席专家王传才告诉酒业家,中小型白酒企业还是要走品牌路线。面对当前四川部分中小酒厂停产、减产的局面,王传才认为可以从4个方向来转换赛道,完成自救和转型。“一种是通过基金的方式构建蓄水池,通过窖池和老酒的银行抵押,来进行金融性的操作;第二种进行集团化运作,既做收购,也做一些研究的输出,建立起高的标准,通过标准数字化提升研究的价值和价格;第三种是走一些小而美、小而强的细分市场来转换赛道;第四种则是通过酒庄的方式输出。”
杨官荣提到,“中小酒厂原酒品质好的、没有贷款的企业,在这个时候延长发酵期,产量减一点产,控制一下产能,不会有问题。但是盲目扩产,人才和能力又跟不上,酒品质不好又卖不掉,就会形成恶性循环,那么再高的利润也覆盖不了资金成本。”
他建议,中小酒厂目前要走质量发展型的企业路线,不追求产量,尽可能不融资,“这是我一个长久的观点。”他说。(文章来源:酒业家)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了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