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9998.TV/ 2024-11-16 阅读数:243
今年10月底,也就是在“双11”开启半个月后,一篇名为《双十一晚会停办,一个消费时代结束了》的文章在朋友圈流传。从2015年打造“双11春晚”到2023年的最后一届,这期间阿里创下了无数个交易额的纪录,又在喧嚣中归于平淡。
作为一场曾经让全民为之“挑灯夜战”的购物狂欢节,双11对整个互联网发展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而如今,直播带货的兴起和百亿补贴的盛行,让低价成为“家常便饭”,“双11”再难唤起消费者的热情,对于商家的意义也不复当年。这背后不仅是电商的困境,更是“消费主义”日渐式微所展现的其中一角。
对于酒行业来说,“双11”所占据的声量也在逐渐减小。这十几年间,白酒的“双11”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此,微酒展开了调研。
贴钱赚流量,低价引发名酒厂集体声明
说起白酒的“双11”,2014年或许是令行业印象极为深刻的一个“起始”年份。
在11月11日前夕,一份来自天猫官方微博的爆款清单在朋友圈引起广泛传播。该清单显示,茅台飞天53度500ml双11价699元、五粮液52度500ml双11价499元、53度红花郎10年500ml双11价199元……以此为代表,多数名酒都打出了史低价格,甚至跌破了出厂价。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低价基本来自于中酒网、1919酒类直供、购酒网等垂直电商平台。此举在获得高关注度的同时,也引发了行业的连锁反应。
一方面是以茅台、五粮液、剑南春为代表的名酒企业发布紧急声明。茅台表示,有电商平台以低于出厂价的价格销售茅台酒,对部分电商平台的低价倾销行为,公司正通过相关部门依法维权,并表示公司在2014年与1919酒类直供、中酒网、酒仙网、上海购酒网等电子商务企业没有任何直接合同合作关系;
另一方面是传统经销商的声讨与批判,其观点主要集中在“无底线的低价会扰乱白酒市场,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假货泛滥,网购产品难以得到保 障”这两个方面。
事实上,2009年阿里就开启了“双11”活动,为何白酒行业是在2014年才掀起比较大的水花?又为何将低价“矛头”对准了茅台?北京太和金樽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金贵认为有以下两点:
一,2014年前后,不论是电商从业者还是其背后的资本,都认为垂类电商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所以那两年像是图书类的当当网、美妆类的聚美优品以及生鲜类的每日优鲜都有不错的发展。
二,2012年的时候茅台的零售价已将近2000元,但是到了2013年,随着八项规定、限制三公消费等政策的出台,茅台的市场价回落到千元以内。垂类电商在打价格战的时候,非常需要噱头和引流款产品,就是茅台。
微酒在采访中了解到,10年前的电商平台还没有“百亿补贴”,茅五的低价是平台或者供货商自己贴钱来的。1919酒类直供董事长杨陵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双11”的规则就是比拼低价,价格不够低就没办法挤上去,参加促销活动属“被逼无奈”。
有行业人士告诉微酒,“为什么平台商贴钱也要做?因为贴的这100来块钱可以快速获取互联网的消费者,把1919、酒仙网、购酒网等垂类电商的声量做起来,那个时候电商的逻辑和玩法就是如此,稍微亏一点能带来巨大的流量。”
从对抗到融合,一代酒水品牌“触网”
仅仅过了一年,到了2015年的双十一,情况就发生了些许转变。
除了此前提到的垂类电商,在天猫双十一酒水爆款清单中,包括茅台、洋河、汾酒、泸州老窖、郎酒等企业纷纷加入了大促大军,且上述品牌在自营旗舰店中,均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
比如茅台推出了满减活动,五粮液推出了满999元赠五粮液红酒、等活动,汾酒推出了现金红包、优惠券和爆款的折扣,洋河则是推出了爆款产品的组合套装、一瓶价享两瓶以及赠送定制版红酒等。
白酒电商从业者阿杜告诉微酒,“那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代酒水品牌触网,不少名酒企业意识到了要顺应时代的趋势,应该去拥抱线上,拥抱电商渠道。”
其中,洋河是酒企中重视电商营销的一个典型代表。2014年,在众多垂类电商低价促销甚至赔钱抢流量的背景下,洋河在酒行业的店铺热度能排到第七,同时洋河也是在电商平台的销售排名前三的品牌。
显而易见,从2014年的维权声明到2015年的提前策划,白酒企业们对“双11”的态度从此前的“排斥”转变为了主动加入,而后又发展为积极主动的融合到电商。
有行业人士表示,与其说加入其中是为了提升销量,不如说这更像是一场事件营销。借助双11这一全民关心的事件,营造品牌的关注热点,从而推广品牌和企业旗舰店。
自营旗舰店“霸榜”,用服务打动消费者
或许是因为众多名酒企业的下场加入,此后酒业与“双11”度过了长时间的“蜜月期”。如前文所说,多数企业将“双11”视为是增加品牌曝光度与搜集消费者数据的大好机会,以此来助推营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同时,也有许多新酒饮借着“双11”的契机进行大促或新品发布,或是短时间内提升销量,或是在榜单上争取一席之地,以求得更高的市场关注度。
在这段时期,“双11”榜单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与此前由垂类电商“霸榜”的情况不同,2018年天猫发布的酒业店铺交易排行TOP10显示,仅有三席为垂类电商,分别排名第二、第五和第十,其余全部是品牌的官方旗舰店。
不过,无论促销形式如何变化,“双11”的核心始终是让利和降价。尽管酒类电商早已提出不打“价格战”,但平台类电商和垂类电商,仍旧以“1元”“5折特卖”等优惠政策作为噱头。
当然,企业们从未放下对低价的戒备心。从2018年的“双11”能够看到,自营旗舰店推出的“低价”引流产品主要聚焦在名酒非主力品牌或非名酒品牌,像是名酒的核心单品也有价格上的优惠,比如53度飞天茅台活动价1499元,但多数平台限购一件或者每个ID限购一瓶,且采取限量策略,基本是上线就被秒光。
微酒曾在采访中了解到,2018年前后,也就是“双11”走到第十年的时候,天猫平台的逻辑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是与此前相同的预算已经不能获得以前的销售拉动,也不是随便一个品牌就能够获得销量,行业集中度在大大提升;另一方面“双11”的意义早已从促销变成了品销,对于品牌商来说,需要做的是长线运营,不断种草蓄水,用更好的服务和体验去打动消费者。
喧嚣过后,双11还剩下什么?
2021年,天猫双11成交额5403亿元,这也是天猫最后一次公布这一数据。此后几年间,也缺少了“打鸡血”的数据和榜单,也没有了热闹喧嚣的晚会和庆典,“双11”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明显淡了下去。
尤其是今年,“双11”似乎被很多人遗忘了。这其中的客观原因在于,活动时间延长到了近30天,原本起始于11月的购物节,早在三年前从10月中下旬就开始了,今年更是提前到了10月14日,加之复杂的促销规则让不少消费者失去了购物热情。
其次,今年引起行业关注的除了“百亿补贴”频道的名酒低价,就是剑南春、五粮液等名酒企业发布的声明。
10月18日,剑南春发布致消费者告知书,表示多位消费者提供的剑南春授权书均为伪造,经采样,剑南春发现在补贴店铺购买的水晶剑南春来源繁杂,疑似为回收拼凑销售,建议消费者在官方旗舰店购买。
11月,五粮液先后发布了两封《致五粮液消费者的告知书》,其中提到,公司对消费者在线上购买的148瓶产品鉴定中,共发现假冒产品18瓶,占鉴定总数的12%,其中有14瓶来自“百亿补贴”频道的店铺。
“低价是电商大促的核心,但假货泛滥的问题是企业所不能容忍的”,有行业人士表示,这一来会影响到消费者的利益,二来也可能因此导致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不信任,有损品牌形象。
2014年的双11低价让平台与厂家一度发生激烈对抗,而在十年后,酒企们深知电商是企业不可或缺的补充渠道,单纯的抵制无济于事,因此更多的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进行提醒。
随着双十一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白酒行业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从最初的价格战到如今的品牌营销,双十一已成为企业展示形象、收集数据、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平台。尽管面临着假货泛滥和价格竞争的挑战,白酒企业正通过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提升电商直营能力、开发专销产品等策略,积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寻求新的增长点。(文章来源:微酒)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了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