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9998.tv/baijiuzs/ 2025-02-06 阅读数:45
“降本增效”的风,还是刮到了酒业。
2025年,如果要在白酒行业评选一个热门词汇,“降本增效”名列其中。
一方面,此前十年的挤压式增长,导致从名酒到区域强势品牌都不同程度地加重了管理上的粗放。另一方面,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经营环境的恶化也反向逼迫酒企和酒商开始勒紧裤腰带。
两大因素叠加之下,让早就在其他行业刮起的“降本增效”之风,最终吹到了酒业。
01
“降本增效”第 一刀,先砍自己?
“2025年,我们全员降薪30%。”
“公司现在提倡过紧日子,厉行节俭,节约水电纸张,员工福利也降了。”
“中后台支持人员都在缩减,单位发通知要求大家下到大区,提出要全员营销创造收益。”
日前,微酒在与全国各地多家白酒企业工作人员交流发现,“降本增效”俨然成为各家酒企共同的课题,渗透进业务结构、日常运营、财务管理、岗位设置、人员调遣等各个环节。
以某企业为例,今年该公司新增了一系列关于费用的管理条例,不仅整体薪酬待遇降低,还取消了营销人员租房、差旅等补贴。
当然在这场改革中,管理层也并非毫发无损,据该公司员工透露,他们公司的管理层同样减少了30%左右的薪酬额度。
另外一家区域性名酒的工作人员告诉微酒,他们销售公司今年全部岗位的工资结构统一调整,取消了部分年终奖,挪到月度绩效工资里发放。
对业务员来说,“虽然月度绩效比以前多了,但月度绩效要看每个月的任务完成情况。以前年终奖里有一部分是普适性的,现在都变成可调节的了。具体降多少得要明年过完年才知道。”
除了调整薪资,人员也是“降本增效”的重点。
茅台镇某酱酒企业的员工李想(化名),原在某省会办事处工作,去年10月,整个办事处被撤,员工需转至数百公里外的仁怀上班,因最初合同签订的工作地点就是酒厂,法律上企业并无不合规之处,虽然他们一部分人接受了这一调配,但仍然有超过一半本地的同事选择了离开。
同时,微酒也注意到,相较以往,酒企销售公司的工作人员纷纷想转岗到生产车间,以期相对轻松的工作节奏,如今却更倾向于留在前台创造业务价值,响应公司号召。如此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酒业人在降本增效导向下的“焦虑感”。
02
“降本增效”第二刀,后砍供应?
值得一提的是,酒企的降本增效,不仅瞄准了自家员工,向供应商压价,也成为酒企控制成本的手段之一。
以贵州为例,近年来贵州白酒包装配套率已从30%提升至80%左右,在15个白酒包装大类中,有11个品类已基本实现就近配套,历经了从“包装向黔看”到“包装在黔干”的历史性转变。
但必须说明的是,白酒包装配套率的提升,也造成了当地包材产业在价格上的内卷。
当地某大型包材企业一把手以某白酒大单品举例,他表示,该产品做一个酒盒他们的成本在12元左右,但是去年在供应商续约时,厂家却毫无征兆地要求他们降低到8.9元,巨大的价格差让他们只能选择放弃。
“纸类外包装其实还好,价格不合适大不了不做,哪怕提前生产了一些做备份,这笔损失也能接受,最惨的是瓶厂,一旦开炉就不能停下,不然光重新点火的成本就让人吃不消,这也导致他们往往会在续约前就提前生产不少的产品,遇到厂里压价只能被动选择接受。”该负责人表示,去年就有一家企业因为不堪重负选择关门歇业。
此外,广告行业也是“降本增效”的主战场。
某户外广告负责人透露,已经有多家酒厂向其表示,今年不会增加广告预算,甚至有企业直言今年到期后不考虑续签。
“我们今年有个流量大战的广告位,1月A酒厂退租后,接手的B酒厂本来只计划投放春节1个月,没想到后面因为一直找不到商,让他们直接‘白嫖’了半年。”该负责人颇为无奈地表示,哪怕被“白嫖”,总好过空置。
03
“降本增效”第三刀,砍向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白酒的“降本增效”还体现在市场投入、品鉴会、费用核销、政策支持等渠道环节。
河北经销商赵守成(化名)告诉微酒,他所代理的某名酒品牌,早在去年年中就宣布取消了多项对渠道的补贴,不过相应地,年底打款的门槛也调低了,这对于很多资金压力大的经销商算是得到了缓冲。
湖南经销商刘文也透露,今年厂里提出将过去的模糊奖励调整为明确奖励,不同的事情能获得的支持直接和销量进行了挂钩。“这对我们这些小商来说其实并不友好,因为小商比大商更需要厂家的支持,奖励模式失去了自由裁量权也就变相降低了小商能够获得的支持。”
从上述内容不难发现,酒企在开源困难的情况下,节流已经成为企业对抗调整的重要手段。
对此,酒类营销专家肖竹青认为:“上市酒企等很多大型企业都是国企,需要讲政治,要在行动上展现与国企管理风格相对应的‘留痕’和‘行为识别’,当下整体经济受到大环境影响进入深度调整周期,作为国企需要体现节衣缩食过紧日子的工作作风。”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则表示,酒业作为充分竞争行业具有周期性。在行业调整期,酒企需主动降本增效,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从而匹配企业战略调整,这有助于提升市场运营效率和组织竞争力。相应人力资源的结构性优化是企业积极应对市场不确定风险的有效措施,也是正常的企业管理策略。
而在微酒看来,在行业下行期酒企“降本增效”无可厚非,但需要平衡好降本增效和员工利益的关系,避免因过度压缩薪资待遇引发的员工不满和抱怨。
酒企的降本增效措施是一场生存与变革的较量。酒企需要具备更强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应对行业环境的挑战和变化。同时,酒企需要关注员工利益和需求,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文章来源:微酒)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了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