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皆所感,今天的茅台早已超越了“一瓶酒”的概念。
1、它是什么?抑或,她是什么?
就像,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饮者心中也定有一千种茅台的形象和认知。
不言而喻,今天的茅台更是一种象征,一种图腾,或表征了一种精神。
茅台承载了天人合一、博观取约、博大深沉的文化,成为了精益求精、恪守工艺、匠心的象征,是安康幸福、品位生活、民族荣耀的图腾。尤其是自1951年国营以来,茅台的发展历程更浓缩、内化成了“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不畏困难、勇挑重担、勇往无前”的茅台现象和茅台精神。
茅台的粉丝和茅台的爱好者们将茅台称为“我国名片”。
2、我也是一名茅台的粉丝。
当然,同时也是一名“文化茅台”的关注者、研究者、践行者。
如何深度挖掘“文化茅台”的内涵,丰富“文化茅台”的内涵,持续为“文化茅台”贡献智慧和积极建言献策,进而持续推进“文化茅台工程”建设,让“文化茅台”及早形成可见、可落地的成果,舒张和夯实“文化茅台”影响力,是众多文化茅台工作者们长期的工作。
谈“文化茅台”,首要问题还是“什么是‘文化茅台’”;对“文化茅台”推广而言,如何“科普讲述”?
《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科普”的:“‘科普’全称‘科学普及’,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科学普及是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为舞台,以人为主角,以科技为内容,面向广大公众”。
由定义可见,“科普”是一种活动。
既然“科普”是一种活动,那么“科普讲述”则更是一种高级别的活动。
3、坛里藏着沉默的酒,/不许半丝春色外泄。/封闭岂是禁锢,寂寞蕴蓄醇厚!/一旦坛口打开它把人肺腑沁透,/请千万封严你盛情的坛口。
这是收录在《季克良:我与茅台五十年》书中、诗人余薇野对“茅台酒贮存工艺”的诗意描写。
我以为,这就是对“文化茅台”中“茅台酒贮存工艺”的生动“科普描写”和“科普讲述”。
事实上,在《季克良:我与茅台五十年》书中,由季克良亲笔所著的16篇文章中,大部分的篇目都属于季老对茅台的“科普讲述”。
通过老爷子的“科普讲述”,更让我们明白了茅台酒的科学工艺和包括老爷子在内的茅台人“为酿造世界上好的蒸馏酒”的艰苦付出和匠心精神;知道了茅台酒独特的道法天然的“12987”酿造工艺和“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空杯留香持久,不口干、不刺喉”的口感特点;知道了“离开了茅台镇就不能酿造出茅台酒”和“定期、规律、适量饮用茅台酒有利于健康”的科学道理。
应该说,季克良老先生不仅是杰出的酿酒大师和成就茅台酒品质和品牌的功勋,更是杰出的文化茅台、工艺茅台的科普讲述者。没有他,我们可能需要长期在茅台的神秘迷宫中探寻、摸索。他是手擎火把、照亮我们及所有茅台饮者的人。
4、今天,我们需要更多的“季克良”。茅台亦需要。
在刚刚结束的第九届中 国白酒T9峰会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卫东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底线、底色与底蕴》主题演讲时,谈及“品质”和“品牌”打造时强调:
“品质的优劣决定品牌的成败,消费者的满意度决定品牌生命周期的长短;后疫情时代,白酒消费方式及消费理念不断升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愈加凸显,唯有坚持以品质为硬核,打造立得住、站得稳、叫得响、有分量的品牌,才能经受住考验”。
季老爷子也有言,“茅台还有许多悬而未解的谜题”。
高手在民间,我相信,我们相信——
在千千万万的茅台的爱好者和茅台酒的饮用者中,一定也潜藏着不少诸如高董、季老这般皆具智慧、洞若观火、博学睿智的不凡者;他们以自己的语言和方式,珍视和理解着茅台。
是时候了……
文化茅台,科普讲述;用“科普讲述”对位您“文化茅台”的深度。
我们已经为您备好了够年头的茅台酒,专候,您“文化茅台”的“科普故事”。
来吧,朋友!(文章来源: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