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财政部部长刘昆强调,“在政府支出管理上,我们要求要大力压减,特别是三公经费”。
近日,江西省财政厅方面公布的信息显示,2020年,江西省级“三公”经费支出1.8亿元,比上年减少1.2亿元,下降40%,全省“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实现连续7年压减。
由全国到地方,“三公经费”将持续减少的事实不容改变。那么,在这个前提下,江西省内高端白酒产品的销售是否会受到负面影响?对于这个问题,江西省内多位酒商一致认为,从近几年的市场反馈来看,“三公经费”减少对省内高端白酒产品的销售并无影响。
连年减少的“三公经费”与不断增加的销售额
从江西省财政厅公布的信息就可以看出,“三公经费”的减少已经持续了7年。而在此过程中,江西省内高端白酒品牌的销售额却是一直在增加。
以泸州老窖为例,2016年,国窖1573在江西省的销售额仅有2000多万元,而2020年却突破了2个亿。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市场的变化与企业自身不断改变,不断寻找新方法以适应新环境,才促成了高端白酒在“新路径”上实现了加速跑。
首先,市场繁荣是高端白酒品牌销售的根本。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5986亿元,比上年增长2.3%;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超额完成9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
在这些数据的背后,则是国内高净值收入人群的迅速增加。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0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中 国600万资产“富裕家庭”数量首次突破500万户,比上年增加1.4%,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比上年增加 2%至202万户,亿元资产“超高净值家庭”比上年增加 2.4%至13万户。
因此,属于国内高端白酒产品的消费者基础已经形成。
其次,受到市场消费升级的影响,“喝名酒、喝好酒”的社会风气越来越浓,消费者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转向对精神需求的挖掘。
正如国宝李渡董事长汤司令所说,“国人喝酒已经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而高端白酒品牌恰恰就是可以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的产品,市场扩容度进一步提升。
以茅台为代表,高端白酒品牌的“升值潜力”被社会认可,从机构到个人,全民掀起了高端白酒收藏、投资“热潮”。飞天茅台便是典型代表,单瓶售价3000+,仍然挡不住“一瓶难求”的出现。
“今非昔比”高端白酒找到新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有酒商直言,自2013年开始,“三公经费”就一直在减少,刚开始的几年,高端白酒遭遇到巨大的打击,销量、价格持续下滑;
众所周知,“三公经费”减少,曾一度让白酒生产企业“很受伤”。2012年 3月26日,国 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提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继续实行零增长。
此消息一出,白酒行业“顿时受挫”,先是体现在“股价”上,茅台、五粮液股价快速下跌,而后又体现在各大白酒品牌的产品动销上,据当时的一些媒体采访内容显示,白酒销售终端一片“愁云惨雾”。
那个时候,“过去2千多元一瓶的飞天茅台,现在1千元都没人买;1千多的五粮液缩减到600元,销量还是不尽人意……”“送礼之风压缩了,销售业绩下降了一半多。”
业内人士表示,受限于当时酒企的发展模式与国内经济发展、繁荣速度等客观因素,2012年前后,国内高端白酒品牌对“三公经费”的依存度、依赖度非常的高,因此,“三公经费”的减少,无疑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时至今日,高端白酒品牌已经摆脱了与“三公经费”的“依存关系”,找到了做大做强的“新路径”。
以茅台为首的高端白酒,从2016年开始,走出了一波“量价齐升”的大好行情。国窖1573在江西省内,从2016年的2000多万元到2020年实现超 2 亿元的销售业绩便是好的证明。
经过了这一轮风波的高端白酒,早已是“今非昔比”,在经历了多年的深度调整与改革中对“三公经费”的依赖度已经降至低点。
当前,业内人士较为统一的观点是,“白酒黄金十年”已经是过去式,在品牌竞争的今天,包括江西在内的全国白酒市场上,高端白酒品牌都是“抗风险”“增利润”的市场“硬通货”。(来源:卖酒狼圈子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