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情感的载体、灵感的源泉,令万物折射出诗意的光芒。诗人会登高望远,吟诵出“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的千古名句,画家则泼墨挥毫,在氤氲的酒香中绘出一幅《曲水流觞图》,而理性的科学家们遇上美酒,显微镜下看到的又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10月25日至27日,以“卓越科学,创新致成”为主题的2024世界顶 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召开。五粮液以“2024世界顶 尖科学家论坛全 球战略合作伙伴”及“2024世界顶 尖科学家论坛指定用酒”的双重身份亮相此次盛会。
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诺贝尔奖、图灵奖、沃尔夫奖等世界顶 尖科学奖项得主,以及中国两院院士、海外院士、资深科学家等数百位科学界的重量级人物。受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委托,股份公司副董事长张宇出席开幕式。
论坛旨在通过高端对话与合作,推动基础科学研究、促进跨学科交流,为全 球科技创新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五粮液作为民族品牌的杰出代表,积极参与其中,不仅展示了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更彰显了其致力于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
突破:跨界融合创新无边界
25日一大早,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丁浩便匆匆赶到了上海临港中心。此后三天,对于这个“科技迷”来说意义非凡——他将在这里,作为世界顶 尖科学家论坛创办六年以来,首次开放公众注册通道征集而来的观众之一共同参与这次盛会——这很难让人不兴奋。
跟大多数观众一样,刚步入会场,丁浩就被眼前这一幕所震撼:擦肩而过的科研大佬、视觉冲击力十足的巨幅科技巨匠海报、自信交流的青年科学家们……无不彰显荟萃全 球卓越思想与创新发展的蓬勃科学力量。但很快,也跟大多数人一样,丁浩的注意力被一股混合着咖啡香和酒香的奇异香气所吸引。寻香而去,开幕式会场十米开外五粮液一个小小的展台前人气颇高,那儿,几乎人人都端着一杯咖啡在细细品尝、交流感想。
一家出现在世界 级科技盛会上的酒企?还成为话题焦点?它到底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
满怀疑问,丁浩伸手接过一杯“双料加持”的醇厚雪曲美式,一入口,便脱口而出一句“巴适(好喝)”。工作人员笑了笑介绍说:“五粮液的白酒咖啡并不是单纯地用白酒和咖啡堆叠,相反追求的是层次丰富。一直以来,白酒做饮品的难点在于口感,无论是作为调酒的基酒,或者加入咖啡中,都会因风味过于突出而完全掩盖住其他的味道。我们经过多次实验,根据设计的饮品的风味用果酱和乳制品调味,这样既保 证了酒体的必要口感,又起到了降度、让饮品更适口的作用。”丁浩忍不住赞叹:“太机智了!”
除了白酒咖啡,工作人员介绍,展台还将在每天晚上供应五谷尼罗、和语清风、美景良辰、中国印象、国韵芬芳等五款“白酒鸡尾酒”,“我尤其要重点推荐五谷尼罗。”工作人员自豪地讲道。“这是第 一款真正意义上进入海外酒吧的白酒鸡尾酒,我们用的40度五粮浓香白酒“五谷颂”替代经典鸡尾酒“内格罗尼”原配方中的金酒,保留了内格罗尼的经典特质,又富含浓香型白酒的风味,一经推出,第 一时间便获得了海内外鸡尾酒市场和调酒圈的一致欢迎。”
“用搞科研的态度突破跨界产品的融合边界,的确具有科学精神。”丁浩在心中默默总结:“但肯定还远不止这一点。”
微观:一杯白酒的科技含金量
或许是读出了丁浩的困惑,旁边的一位青年中国科学家率先打开了话匣子:“其实我们会被五粮液咖啡吸引,味道不是Z主要的原因,更多的是它近年来在科研领域令人惊讶的突破,至少我是这样。”
他补充道,“而且,白酒企业出现在科技论坛上,其实一点都不突兀。早在20世纪,中国近代工业微生物学奠基人陈騊声就曾说过,‘如果有谁能把白酒的微生物研究透了,他能拿诺贝尔奖’。可见,白酒微生物,藏着无穷的奥秘,想要把它们彻底研究明白,可一点都不简单。”
青年科学家指了指,丁浩这才发现,人群的背后还聚集着一群人,他们正在一边阅读展板上五粮液的科研成果展示,一边聚精会神地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丁浩也忍不住挤过去“学习”起来。
原来,自20世纪50年代起,以周恒刚、吴衍庸、沈怡方等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白酒科研工作者,通过多个白酒试点工程,绘制了我国各地区名优白酒的微生物研究蓝图。
酒业研究向微观世界进军,正是从五粮液的窖池微生物开始破局的——1975年,已故著 名白酒专家沈怡方带领科研团队,从五粮液古窖泥中分离出了优良的己酸菌内蒙古30#菌株,打开了破解浓香型白酒主体风味物质来源的微生物种类及其代谢特征谜题的局面。
进入新时代,五粮液技术团队联合各方顶 级科研院校、机构,对相关课题展开持续深入研究。经过长期的心血倾注,自2018年起,五粮液科技创新迎来了密集收获期,其中几项对五粮液而言堪称里程碑事件,对中国白酒行业科技创新来说,也是足以载入史册的重大发现:
2022年,五粮液技术团队独立或与相关方合作,在五粮液古窖泥中成功发现了4个全新的菌种,科学家们将它们以“五粮液”(WLY)命名:解乳酸己小杆菌(JNU-WLY1368),丙酸嗜蛋白菌(JNU-WLY501菌)、产香梭状芽孢杆菌(WLY-B-L2菌)、空气丛梗孢酵母菌(WLY-L-M-1菌),
同年,首次公布第八代五粮液中检出的约3000种化合物,以领 先行业普遍1000种左右的水平,完成了第八代五粮液的风味指纹图谱。
2024年,五粮液技术团队还与中国科学院江雷院士团队合作,在国际顶 级期刊《Matter》上首次揭示白酒黄金酒度,科学证实了不同酒度的五粮液及系列产品均处于白酒黄金度数范围。
截至目前,五粮液已拥有7个国家 级创新平台和6个省部级创新平台,培育重大科技创新成果3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20余项;累计拥有专利超过1800项,发表论文700余篇。这些遥遥领 先的科研成果,揭示了五粮液古窖泥微生物群落的之处,解密了五粮液“大国浓香”形成的机理,诠释了“和美五粮”的奥秘。
“我原本以为白酒是典型的传统手工业,靠的是匠心和信念传承,完全没想到这里面的科技含金量这么高,竟然凝聚着几代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探索。有句古话叫作‘一花一世界’,我觉得这话用来形容五粮液酒也同样贴切——一杯酒就是一片宇宙,尤其用科学的眼光去探索,奥秘无穷。”丁浩如是感叹道。
宏观:一家酒企的科学方法论
当然,丁浩在顶科论坛上看到的产品和讲解仅是五粮液科技创新的冰山一角,五粮液的科技创新,更不局限于一杯酒中的江湖。无限拉宽画幅,以更高的维度、更广阔的视角观察,你会发现这家著 名酒企对于科技创新的理解从底层逻辑到顶层设计都是一脉相承的。
“探索酒业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已成为酒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前来参加顶科论坛“碳中和与能源智联”专题论坛的与会记者陈诚看来,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打造“生态、品质、文化、数字、阳光”五位一体的持续稳健、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争做中国酿酒行业“零碳酒企”的先行者,就是五粮液的长期置顶战略。
此前,因五粮液荣获“2023-2024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优 秀案例”,陈诚曾多次前往四川宜宾考察采访,其“零碳酒企方案”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为行业龙头,五粮液于2021年在业内率先提出创建‘零碳酒企’,是白酒行业第 一个‘吃螃蟹者’。”陈诚记忆中,他第 一次驻足宜宾三江汇流处时,远处水清岸绿,近看鱼游鸥翔,一片生机盎然,绝不曾想过从这里沿岷江溯游而上不到5公里,有一座超级工厂,为保护母亲河水资源,扩绿减污,投资1.5亿余元,建成2.3万平方米、白酒行业规模Z大的人工环保生态湿地和6700平方米的河道生态湿地,构建了两级标准处理和一级生态处理相结合的三级废水处理模式,俨然成为一个巨型天然“净水器”,实现生产废水排放提前超过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排放标准。再沿着岷江上溯2公里,从五粮液西大门绵延着超过2000亩的岷江生态修复工程,共打造门户森林255亩,栽种各类乔木约2万株,如今草木葱茏、绿意盎然,生动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篇章。
也不曾想到,早在20世纪90年代,五粮液就建成了行业领 先的酒糟循环利用工艺系统。1998年至2002年,投资建设了酒糟多级链式综合利用设施,基本实现了对酒糟的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减量化排放;
2013年,五粮液投资1.7亿元在行业率先推进煤改气工程。于2018年实现天然气全部替代煤炭,100 %使用清洁能源。
2015年,五粮液提出“生态循环”理念,倡导“从土地中来回到土地中去”,逐步从水资源循环利用、酒糟资源化利用和热能回收等方面,推进资源无害化循环利用。
2017年,制定并实施了《酿酒废水排放标准》。
……
作为长江上游优质水质的受益者、长江上游生态的守护者,五粮液一直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实现企业自身碳中和、实现供应链碳中和、形成企业碳中和标准,是五粮液双碳实践的三大目标。”近年来,五粮液以项目为抓手,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效、加强废水和废气治理、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健全标准制定等举措系统推进生产过程的绿色转型,擘画出一张契合五粮液的“零碳酒企”路线图。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五粮液可谓硕果累累:先后获评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全国清洁生产示范单位、国家 级绿色工厂、行业唯 一“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中国绿色生态十大影响力品牌、2023-2024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优 秀案例等殊荣。
以科学、理性的眼光如何看待这流转生香了近千年的名酒?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世界名酒·共享荣耀”2024世界名酒价值论坛上的金句完整展示了它的另一面:“名酒之‘名’源于创新之道,创新价值是名酒的第四重价值、更是名酒的亮色。守正创新是世界酒业前进发展的主旋律,也是世界名酒基业长青的动力源。”(五粮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