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对“仰韶”这个名字,怀有一种对远古的敬畏和对陶香酒的好奇。
她代表着7000年中华文明的曙光,也是孕育火与陶、陶与酒、酒与诗的故乡。
作为颇具文化底蕴的中华瑰宝,仰韶文化揭开了我国新石器考古事业第1页,书写了我国田野考古史新篇章,推翻了“中华文化西来说”的论断,是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
从学生时代课本上的“渑池会盟”,到博物馆彩陶的展出,所有的细枝末节都好像与“仰韶”二字脱不开干系。
每当太阳升起,每当星星坠地,每当看到仰韶彩陶坊小口尖底瓶的造型,总会一边感慨时间的匆匆而逝,一边透过瓶身小小的圆,望着远方城市与地平线相交的地方出神,想象远古时候的人们围着篝火起舞的场景,是不是也像现在一样高歌欢乐,彻夜不眠?
正巧,在这个适合吟诵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季节,有幸来到了仰韶文化勃发的地方,并参观了仰韶酒业的生态园区。
古城酒源——渑池县
50年文明看上海,500年文明看北京,5000年文明看中原,7000年文明看仰韶。
谈起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就绕不开“仰韶文化圣地”的三门峡渑池,更绕不开在这里出土的象征“中华酒源”的“双耳小口尖底瓶”。
渑池县隶属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北濒黄河,西界崤山与函谷关,历史悠久。
渑池之名,起源于上古时期,存在该地区的一方池塘,本命黾池。南宋蔡沈《禹贡注》曰:渑,当做黾,水虫也。城西有池,注水即生,因池内产一种名为“黾”的蛙类而得名黾池。
自上古时期开始,渑池开启了它绵长的历史文化旅程。至战国时期,秦灭韩国,开始在渑池置县。渑池县仰韶村,上世纪20年代,考古专家在这里首次发现了距今约7000年的新时期时代文化,即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的发现,反映了当时人们已经开始过着定居生活,日常生活用具以陶器为主。在器皿的表面绘制动植物象生花纹与几何花纹,形象美观大方,考古学上称之为彩陶。仰韶文化因此又称为彩陶文化。
经过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论证,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人类文明开始萌芽的时候,仰韶的先民们就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用火创造出了一种文化,制陶酿酒、繁衍生息,出土的酒器“小口尖底瓶”便是我国史前酒文化“仰韶酒”由此开端的佐证。
作为新时期时代文化的代表,仰韶文化被列为20世纪我国考古一百件大事之一。而伴随着彩陶的出土,渑池县这座沉寂多年的古城,也开始引起国内外考古学界的重视,成为考古界所向往的文化圣地。
如今,在仰韶彩陶的初发现地,一座雄伟的仰韶文化博物馆拔地而起,悄然见证仰韶文化的前世今生。
果不其然,文化诞生的地方,多多少少总会给人一种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厚重感。
物质文化如此,非物质文化亦如此。
自战国秦赵渑池会盟开启了渑池在我国历史上的第1次亮相,直至今天,渑池人不忘先辈遗风,以仰韶彩陶文化为依托,将世代先民们对农耕与粮食的情感,汇聚成了缕缕陶香佳酿。
酿酒圣地——仰韶酒业
怀着对仰韶文化未退的敬畏,我们又向仰韶酒诞生的地方行进。
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是“河南省质量标杆”企业,也是引导豫酒板块崛起的砥柱力量,公司正是位于渑池县,占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看着仰韶古色古香的大门,仿佛打开的将是另一个世界。
不出所料,到达仰韶酒厂的初次印象,大概只能用仰韶酒业对仰韶文化无上敬重的感慨来概括。大到场内建筑的花纹设计,小到饭桌陶制的仿古餐具,广到整个厂区接收全国各地中小学生前来参观,细到连成酒的陶瓶也都由自己生产……
除了仰韶酒业,大概还没有哪个酒厂,能对自己依托的文化做到如此完美的尊重-渗透-传承-推广的地步。
近年来,江南大学酿酒中心、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等诸多国内科研机构先后落户仰韶,与公司科研技术中心、酒体设计中心组成完善的科研开发体系,在传统香型、酒体风格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和突破性进展。
在酿酒车间,我们还看到,作为“新时代豫酒”的典型代表,仰韶酒业还独创了“陶屋制曲、陶泥发酵,陶甑蒸馏,陶坛储存”的四陶工艺,推出的彩陶坊酒改变了河南白酒市场上没有高端白酒的竞争格局,“到河南,喝陶香”的广告语也成为豫酒中醒目的招牌。
也正因如此,仰韶酒业才有力量在近来连续举办的“豫酒文化行”活动中,以专属自己的文化和酒香,谱写出文化赋能创新发展的新篇章,为“豫酒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打造出全新样本。
更加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在仰韶酒厂博物馆内,泥塑还原的原始部落再现7000年前人类祖先的衣、食、住、行、婚假、祭祀等生活场景,游人置身其中,恍若穿越时空,回到了远古。
不得不佩服仰韶“为我国 酒业引导世界消费而持续精进,使仰韶文化成为影响人类文明的伟大智慧”的企业使命和愿景,在酒业发展尤其豫酒振兴的道路上持续奋进,更在仰韶文化的继承发扬中不忘初心贡献力量。
酒庄秘境——仙门山
被酒厂内仰韶文化的无处不在震撼之余,我们又驱车前往仰韶酒业藏在深山里的秘境。
车子在峡谷的环山路上行驶,绕着一弯又一弯的曲折,看着不断从车窗闪过的山峰、沟壑、岩石、峭壁,让人不禁想象这里苍翠丛生或遍野金黄的样子,如果一个地方,连冬日的萧条都如此峻秀,那么其他季节又该美的怎样形容呢?
达到仙门山,由于山里温度低又鲜有人烟,前几日的大雪尚未完全融化,山上的雪景好像专门等着游客似的,草木静物上的积雪厚达一掌,峭壁突起的岩石上挂着长长的冰锥,几只乌鸦在山谷里望着这群不速之客盘旋,树枝枯藤都被积雪压弯,一切都被装饰的晶莹美妙,仿佛水晶球里的静谧世界,让人不敢高声喧闹,生怕震碎了这份美好。
一路走来,记者发现,仰韶仙门山的规划,一切围绕着酒业、酒文化进行特色产业链的关联延伸。尤其是在仙门山蜿蜒的山道上,仰韶酒业精心谋划的、素有中原第1藏酒洞之称的“仙门山十里藏酒洞”。这个洞藏园区,属于仰韶酒业战略转型升级的重要布局之一,是仰韶酒业“一庄五园”规划中的其中一园。
所谓“一庄五园”,“一庄”指的是中华仰韶酒庄,“五园”分别是黄河南岸高粱种植基地园区、美丽乡村柳庄生物制曲园区、仰韶酿酒工业园区、仰韶仙门山洞藏园区和仰韶彩陶艺术展示园区。
如果说,彩陶是开启远古世界的密码,那么渑池,便是通往远古世界的入口,而仰韶酒业则是通往远古世界的阶梯。
近年来,正在战略转型升级的仰韶酒业因为自身文化地理优势,紧抓“文旅融合”的白酒行业热点,在众多将商旅结合定为新的发展方向的白酒企业中脱颖而出,绘就了“一庄五园”的蓝图。
仙门山项目建成后,景区内不仅将再现远古人类的制陶、农耕、纺织、渔牧、狩猎、酿酒等生产场景,还将全线展示河南仰韶酒业自主香型——中华陶香型白酒的选料、制曲、发酵、摘酒、窖藏、勾调、灌装、包装、质检等生产工艺流程,使仰韶文化、中华酒文化、仰韶酒业现代生产技术以历史延续、文化传承的脉络得以清晰呈现。
通过打造的仙门山体验式景区,仰韶酒业将围绕7000年仰韶文化价值和体验价值以及品牌观念展开,深挖仰韶酒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白酒酿造文化等价值因素,以历史文化长廊7000年仰韶文化之旅、世界彩陶之旅、豫西农家餐饮、“日月星”主题特色五星级酒店、制陶手工艺体验、文化主题漂流等诸多时尚休闲因素,为企业与消费者,搭建一条产业共创的互动桥梁。
有火、有陶、有酒、有景、有体验、有娱乐……如今的在这里的人们,大概比仰韶先民更加欢乐。
看完仰韶酒业“一庄五园”文旅产业正在进行的规划改造,不得不感叹仰韶此次抓住的接地气的文化竞争力之强大,也不得不敬佩“生产、旅游、消费”三者结合共创的未来价值。正是仰韶酒业日渐蓬勃的生命力,让我们看到了豫酒文化在人们心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看到了“仰韶速度”迸发出的很强能量,更看到了“文化赋能品牌”的真正落地。
历史选择了渑池作为仰韶文化的发祥地,而时代选择了仰韶酒作为未来的发光体。如今,仰韶酒业的“一庄五园”计划正有条不紊的推进,渑池这座古城,也在酒香与陶梦之中踏上了新的旅程。(文章来源:智度名酒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