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汾酒试点”60周年和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回顾建国以来以“汾酒试点”为代表的中国酒业科技创新巨大成果,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江南大学、四川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协办的“澎湃六十载蓬勃新时代”——纪念“汾酒试点”60周年暨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大会,今天在北京隆重举行。
当今,我们正处在“新质生产力”即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的全新时代。白酒,作为从悠远的农业文明时代走来的民族传统产业,其发展环境及其生态都在发生深刻巨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白酒产业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发展创新?这是中国酿酒人、中国酒业必须回答、且必须回答好的时代核心命题。
中国酒业协会宋书玉理事长指出:“新的时代,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正成为白酒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白酒泰斗秦含章先生曾言:汾酒试点的任务,是要做出两瓶好酒。他没讲的,则是这项“试点”终为酒业后人带来的无穷价值。
沈怡方先生也曾指出:“新中国白酒产业是靠试点起家的。”
1963年,为进一步提升汾酒品质,汾酒厂向轻工部提出了总结其生产技术经验的要求。李烛尘部长批示,提议由轻工部发酵研究所秦含章所长任组长,组建“总结提高汾酒生产经验试点工作组”,于翌年带队深入汾酒厂蹲点。汾酒试点工作由此展开。
“汾酒试点”何以在中国酒业发展史上拥有极高地位与评价?
这是因为,这项试点背后展现出来的价值,在酒业史上叹为观止。
首先,这项试点是国家层面组织专家团队,通过系统总结名酒经验、科学解析酿造原理的一次大型科研活动。轻工部派出了我国发酵行业奠基人、时任轻工部发酵研究所所长的秦含章先生,亲任“总结提高汾酒生产经验试点工作组”的组长。同时从科研机构、山西省科研院所、部属大学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了56人的专业队伍,从分析、工艺、微生物到试验、成品,分为5个专题组,展开深入的试点研究。如此高规格、高水准、高技术人才荟萃的白酒试点,在历届行业试点中首屈一指!
其次,“汾酒试点”确立的目标任务,在当时行业试点中堪称也具挑战性:一是给汾酒产品质量定型,在总结现行汾酒质量基础上,在保持汾酒具有独特风格前提下,通过分析、品评和试验,将汾酒产品质量完成定型,包括汾酒感官质量标准和理化质量标准;二是总结提高汾酒生产工艺,在总结现行汾酒生产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在现行汾酒发酵工艺或操作法的前提下,通过逐道工序的现场生产写实、分析测定和科学试验,确立一套比较先进、科学、完整的汾酒生产工艺;三是制订出一套比较完整的汾酒检验方法,针对汾酒独特风格,在总结现行汾酒质量检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品评和试验,形成一整套与汾酒特点相适应的科学检验方法,包括汾酒感官质量的品评法和理化指标的分析法等。
第三,成果空前。“汾酒试点”从1964年3月开始至1965年5月结束,共开展了200多个项目的研究,进行了3000多次试验,取得了2万多个试验数据。试点资料包括汾酒酿造工艺学、汾酒酿造用微生物实验法、汾酒品质尝评法、汾酒酿造化学分析、汾酒试点业务理论学习资料等技术资料共计85万字。用当代科学技术将历代的传统操作经验科学化、系统化、完善化。通过总结试点,揭开了汾酒质量之谜,提高了质量和产量,同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汾酒的生产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这些试点科研成果通过全国性的成果鉴定和技术推广,为整个白酒行业的科技创新树立了标杆,为全行业酿酒科技进步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也正因此,“汾酒试点”成果1978年代表全行业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如此殊荣,历届白酒试点前所未有。
第四,人才辈出。“汾酒试点”犹如一所大学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中国酒业培养了100多名具有新理念、新思维、新标准、新操作法的科研人才和工匠队伍。像这样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大军培养,为汾酒、为中国酒业后续创新发展做出的推动,无可限量。
业界有识之士这样评价:1964年的“汾酒试点”,在中国酒业历史上、在白酒试点和创新史上,都有着划时代的品质意义、科技创新意义、文化意义,它开启了中国酒业那个时代的“新质生产力”。时至今日,“汾酒试点”的理论与实践影响深远,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价值。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原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事会、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名誉会长段瑞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钱桂敬,原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质监总局原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纪正昆,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阎晓宏,十三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原分党组书记、台长王庚年,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石碧,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文儒,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景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杨维才,中国酒业协会执行理事长王琦,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李志松,微生物学家程光胜,中轻集团副总经理、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肖丹,汾酒集团党委专职副书记、副董事长李振寰,天津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博士生导师路福平,江南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徐岩,中国酿酒大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原副院长、首席酿酒技术顾问张五九,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教授级高工郭新光,中国科学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副主任、国际酵母菌委员会和国际食品委员会委员白逢彦,四川轻化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高小林等,以及主办、协办和承办单位的相关领导、行业专家学者、名酒企业技术负责人、新闻媒体等出席了纪念活动,大会由中国酒业协会何勇主持。
中国酒业协会宋书玉理事长在题为《从“汾酒试点”60年看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讲话中指出,1964年的“汾酒试点”是传统经典产业的创新典范。是首次通过科学研究证实中国白酒传统酿造科学性的系统实践。当然也是中国白酒传承中创新的一次重大实践。
他强调:新中国成立到今天,白酒产业一直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产、学、研、协等各方从未停止对中国白酒酿造科学的系统探索。自50年代的小规模试点到60年代的大规模白酒试点,为揭示中国白酒的神秘开启了探索之旅,试点大大推动了中国白酒产业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白酒169计划、158计划、3C计划、白酒科技创新战略项目持续推动了中国白酒的技术进步。如今的中国白酒早已突破了落后陈旧的藩篱,那些暗藏在传统酿造技艺背后的科学性,也随着各项白酒科创项目的展开被一一印证。
谈到中国酒业的高质量创新,宋书玉理事长提出了“产业链创新、企业系统性创新、科技文化交融式创新”三大方向、“传承工匠精神、创新赋能传承、活态文化发展“三大要素的战略主张,令人颇受启发。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钱桂敬在讲话中指出,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要继承“汾酒试点”的“三大法宝”,即:传统工匠精神、科技创新精神和群众路线。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在演讲中指出:生产技术一体化、酿造、标准化和传统的更传统、现代的更现代,是“汾酒试点”给我们带来的四大启示。他强调,更加坚定践行“酿好酒、储老酒、售美酒”生产技术路线,更好实现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更高标准构建全产业链国际标准体系,更加牢固树立“品质+文化=汾酒”价值理念,将是我们对“汾酒试点”的好继承和创新。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教授级高工郭新光在讲话中对“汾酒试点”成果和经验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他表示,作为试点牵头单位,中国食品院将继续秉承老一辈专家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在白酒创新技术、标准化建设、智能消费者、人材培养等方面,助力中国酒业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原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事会、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名誉会长段瑞春在致辞中表示,中国酒业协会在京举行“澎湃六十载、=蓬勃新时代”——纪念“汾酒试点”60周年暨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大会,这是中国酒业产学研各界的一大盛事。他认为,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的路径,在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导,切实同产业发展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从中华传统文化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跃升。探索一条中国酒业中国式现代化的集成创新之路。
原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讲话中指出,60年前,“汾酒试点”推动了我国酿酒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当前,我们弘扬“汾酒试点”精神,就是为了推动我国酒业的高质量创新,助力新时代酿酒业的发展。他建议要善于汲取先贤智慧,积极利用新科研成果,让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行稳致远。
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质监总局原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纪正昆在发言中表指出,我们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其显著特征就是智能化。新时代的酒业高质量创新,就是要在继承传统酿造工艺与技术的基础上,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以及5G等先进技术,以及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实现智能与绿色生产、控制与管理,并促进酿酒产业链的高级化和供应链的现代化。
十三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在演讲中谈到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时,提醒我们: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不可分,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是共生关系,彼此相互依赖,不存在谁替代谁的问题。
江南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徐岩认为,“汾酒试点”中国白酒产业从立足“基层、基础、基本功”到突破“优智化、标准化、国际化”;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格局下,以新质生产力为指导的传统酿造产业为代表的生物发酵产业现代化改造,已成为必然;企业力量、高校力量、科研院所力量、中国酒业协会联合起来,科学组织,合理分工,集群攻关,成果集成,将成为2024“汾酒试点”成功的组织基础、力量。
在今天的纪念活动中,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江南大学、秦含章先生和熊子书先生的家属分别向大会捐赠了一系列十分珍贵的“汾酒试点”文物资料;“2024汾酒试点”项目专家团宣告成立,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和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共同向专家团成员颁发了聘书;大会还特聘周和平、纪正昆、阎晓宏、曹健林、王庚年、李文儒、石碧、李景虹、杨维才、路福平、郭新光、徐岩、张五九、高小林、白逢彦等领导和学者为“中国白酒产业链科创文创专家”。
在本次盛大纪念活动现场,还有两个引人注目的靓丽环节:“汾酒试点”60周年纪念酒隆重发布,“2024汾酒试点”项目正式启动。
“汾酒试点”的再次启动,必将开启一条以‘传统工匠精神、智能科技创新、活态文化发展’为核心要素的高质量创新之路。(中国酒业协会C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