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价格标签,商超曾被认为展示功能大于卖货。而在互联网时代,线上购物的风靡也令商超客流量骤减,甚至出现了大卖场关门潮的现象。但是突然而来的疫情,让商超再次回到了行业大众的视野。
01、商超春节酒类销售增长超60%
春节是人心中重要的一个节日,受疫情影响,今年大部分人民选择在家吃团圆饭,而酒水饮料仍然在节假日餐桌上扮演必不可少的角色。而在疫情期间,几乎所有零售业态都被迫停业,除了医院之外,商超系统是为数不多没有停业的地方,成为战疫之下特殊的“逆行者”,也成为了疫情期间酒类销售“后的净土”。
据相关机构调研华润万家5000万会员销售数据,商超渠道速冻食品、酒类成为春节档期间同比销售增长大的品类,其客单和订单数量均有增长。其中酒类销售额暴增61%,平均客单增加32%。
酒品类的增长趋势不仅表现在销售额、订单数和客单上的增长,酒类商品购买人数增长达到28%,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其他各大品类,体现出消费者市场对酒类食品的需求爆发性增长。
具体到区域市场,陕西、上海为抢眼。在陕西地区,酒类销售对比同期增长超,主要原因为订单量加大;在上海地区,酒的销售增长幅度高达80%以上,高于粮油米面的增长,表现出春节期间“蜗居”在家的人们对酒的需求大幅提升。此外在江苏地区,酒类产品也有很好的销售表现,相当程度上与整体趋势相近。
值得一提的是,光瓶酒消费者因为烟酒店未营业而转移到商超,且由于消费者“宅”家里自饮场景增多,春节后来自商超的订单同比明显提升。如牛栏山等光瓶酒在部分商超甚至反馈出现断货情况。此外,依靠春节走量的品牌运营产品销售受到严重影响,居多商超都有着大量的库存。
02、高端酒的商超“逆袭”,从专柜转向“店中店”
商超渠道对于酒行业,始终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设置酒类销售专区也是各大商超的“标配”。在很多的酒企和经销商看来,进入商超成本高、门槛高、回报少、回款周期长,对于酒类产品走量的推动力并不大。但这一趋势近年来有所改变,特别是在高端酒的销售上,商超渠道优势逐渐呈现。
尼尔森数据表明,消费者在商超渠道购买高端白酒(700元以上)的比重从2016年的19%增长至了2017年的24%,并且这一数据还在持续递增。
在调研中,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经销商纷纷表示,在商超渠道,高端酒的销售呈现出增长态势。
有经销商表示,商超的酒水团购和价格优惠也促成了销量的增长。“我们这边很多商超都会有团购优惠,价格并不比其他渠道高,有的产品价格甚至比线上平台还低。”
近年来,茅台、五粮液等各大名酒纷纷发力商超渠道。茅台在2019年针对商超渠道不断提高直供的配额与商超数量,按1499元销售的茅台酒,在商超渠道遭遇,也一度让商超渠道成为行业热门话题。
更有一些商超改变了传统的“酒水专柜”模式向“酒类店中店”转变。如合肥的联家超市就专门成立名酒营销中心重点打造酒类板块。采取直采和全链路的合作模式,成为众多名酒品牌的厂家直供运营商,在所有联家超市门店中设立联家名烟名酒荟专区,在新开的双凤店、蜀峰店、肥西店中,名酒精品柜面积均达到了200多平方米,且在装修风格上直接按照名烟名酒店规格进行装修,而非简单货架陈列。
03、疫情之后,商超渠道将再次重回主流?
一方面疫情让商超渠道的优势显露无疑,另一方面高端酒在商超渠道的快速增长。那么,疫情将成为商超渠道重新成为酒类销售主流渠道的开始吗?
战略咨询专家朱志明表示:对于白酒来说,具备社交属性的渠道才有资格成为主流渠道。商超渠道虽然在疫情期间,取得顾客主动消费机会,但只是机会下暂时流量,缺失消费粘性与社交感情,因此商超不会重回酒类主流消费渠道:
一是商超渠道是价格标签,也是名优酒真货的信任背书渠道,但商超渠道由于社交属性的不足,导致无法成为白酒消费主流渠道;
二是白酒消费渠道拥有特殊性,必须具备社交属性才能走上主流渠道,这和白酒本身属性有关。如,餐饮不仅具备社交属性,而且便利消费,还是保持真品,但由于价格问题,导致大家忍痛转移;
三是一些以零售为主的连锁渠道,经营不过具备团购业务个体户和具体团购性质的连锁店,也正是因为零售为主的连锁在主动社交经营上比较薄弱。
“消费升级的影响很大,消费者对高端名酒的品牌认知具有普遍性,因此高端酒商超渠道销售在增长,但商超人气下行,酒的整体规模是下降的。很多产品不好卖,除了名酒,其他的都不动销。”有商超的经销商表示。
朱志明还表示,疫情期间,对于白酒企业来说,是品牌推广佳机遇,这个机遇在社群。社群是个既开放又封闭的社交空间,酒企、酒商需要以“互动培育为主,成交销售为辅”,对社群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的互动。(来源:酒食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