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9998.TV/baijiuzs/ 2022-02-07 阅读数:480
1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公开征求<关于加快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对此,工信部表示,为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起草了《指导意见》并提出到2025年,现代轻工产业体系要基本形成。
记者浏览发现,《指导意见》多处涉及酿酒行业,并提出:
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国外消费群体发展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低度化白酒产品;
在酿酒等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工艺美术、白酒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轻工产业“走出去”,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加快建立国际化品牌;
支持酿酒等行业建设优质原料基地;
实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白酒酿造机器人,液态产品包装生产线智能运维服务系统等;
打造酒业生态、营销、生产大数据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实现酿造智能化、包装自动化制造技术等;
加快产区自然生态环境应用研究,酿酒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建立“零碳工厂”“零碳产区”试点等。
综合来看,《指导意见》不仅涉及酒类产业链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还对酒业国际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品牌化等方面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的意见,为酒业释放出很多积极信号。
“《指导意见》非常好,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意义。首先提出要面向年轻的消费群体和国外的消费群体,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面向未来,也要面向世界。”北京红星酿酒股份有限公司顾问吴佩海告诉《华夏酒报》记者,在过去,白酒低度化一直很受酒业重视,但现在,好像有点儿“退潮”了。
“当下,白酒都在一味追求高酒精度,是不是符合国际饮酒趋势?这是值得行业深思的。”吴佩海补充道。
的确,从酒精消费趋势来看,低度酒潮饮是大势所趋,消费者越来越享受恰到好处的微醺感与轻松氛围。作为生产者,酒企应该积极适应正在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的消费环境并迎合消费群体的喜好。
尽管中国白酒与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和金酒一起并称为世界六大蒸馏酒,消费量约占世界蒸馏酒的三分之一,但不容忽视的是,其出口量比起消费量,未免相形见绌,且连续两年呈现下滑态势。与此同时,威士忌、白兰地等进口烈酒却在中国市场迎来“野蛮生长”。
从进出口的数据来看,白酒基本可以说是国内“强势”,国外“低调”,并且,行业“内卷”现象越发严重。面对《指导意见》提出的增强国际话语权,并进行资源配置,酒业还需“刮骨疗毒”,在拥抱消费者的同时,和同业良性竞合发展。(文章来源:华夏酒报i)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了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