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9998.TV/ 2023-10-31 阅读数:144
2023年,酱香郎酒产量将达到6万吨,酱香基酒实际储量已达22万吨。从2023批次酱香郎酒重阳下沙生产开始,郎酒酱酒产能已达7万吨。
2023年,贵州珍酒持续加大优质产能建设投入,投产规模达到4万吨,产能较去年新增5000吨。目前,珍酒优质基酒储备已达6.5万吨,
2023年,国台在茅台镇核心产区下沙总投产2万吨,其中智能酿造车间产量突破1万吨,实现了新的跨越。
……
从以上数据可知,跻身酱酒头部的酒企,都在朝着“不缺酒”的发展方向大跨步前进,动辄上万吨的投产量,让今年的“重阳下沙”一如既往地热闹。然而,热闹却不属于所有在“重阳下沙”的酱酒企业,与“向上扩量”同时出现的是“向下限量”。
“向上扩量”的酱酒头部
众所周知,在高端酱酒领域,由于酱香酒工艺的复杂性和资源稀缺性,使得产能水平成为酱酒企业的胜负手——吨位决定地位。因此,对于头部酱酒企业而言,产能既是高品质战略的集中体现,也是实力强大的证明。
按照业内人士的话说,足够庞大的产能是酱酒品质稳定与提升的基础,未来,也势必可以进一步转化为品牌、市场优势,从而形成正向循环的闭环。
所以,即便在2023年,面对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的市场环境,头部酱酒企业也并没有放弃“向上扩量”。一方面,越是在市场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企业越是要有坚定不移的发展态度,自己有信心才能给合作方信心。另一方面,产能确实是品质、品牌提升的“助推器”。
一是促信心,二是显实力,酱酒头部企业在扩产能之路上没有“暂停”的必要,相反,积极扩产可以为其赢得更多的关注与信任。
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就很自傲地表示,“站上了7万吨年产能的历史新高,这是百年郎酒的历史性升级,这是郎酒新百年的历史性开局。”
“向下限量”的中小酱酒企业
与头部酱酒企业在产能上的豪气干云相比,中小酱酒企业却在“向下限量”,这就是现实的写照,强者越来越强,而相对的弱者,只能依据现实情况,以最稳妥的打算应对市场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就已经有业内人士关注到了酱酒企业在产能上的两极分化。资料显示:2022年下沙季,酱香白酒行业排名前10位的企业今年投产量比上一年度同比增加19.1%。
相较于头部企业而言,中小酒企今年下沙量(下沙即第 一次投料)相比去年同期下滑30%,另有一小部分酒企仍犹豫于是否进行下沙。
2023年“重阳下沙”后,同样的分化再一次出现,酱酒下沙量减少已成必然,只是“多与少”的问题。
一方面中小酱酒企业受资金压力、市场压力主动减产;
另一方面,对于未来缺乏信心,当下已经不是“酱酒热”的时代,未来的“酱酒热”也没有希望再次成为覆盖整个酱酒品类的“品类热”。
业内专家认为,产能上的两极分化,其实就是品牌知名度、产品销量两极分化的一种更直观表现。强势酱酒企业通过产能可以实现对各大市场的深耕,而中小酱酒企业扩产能则可能面对资金难以周转的巨大压力。
此时,中小酱酒企业应考虑的是“如何避开产能之争”,以“小而美”的形态出现在市场上,尽可能抓住时代机遇,通过营销创新稳住基本盘,进而向更大市场发力。大家仍可以相信,包括酱酒在内的白酒,始终是百姓生活中的“刚需”,发展前景广阔。(文章来源:卖酒狼圈子)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了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